基于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的辽宁省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质量评价与时空演化分析
编号:4571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6 14:57:47 浏览:911次
口头报告
摘要
农牧交错带是中国陆地生态系统极其脆弱敏感的区域之一。本文利用Google Earth Engine平台,通过农牧交错带1990-2021年6-9月Landsat影像建立遥感生态指数(RSEI),开展生态环境质量评价,结合重心迁移模型揭示RSEI改善和退化重心迁移趋势,并运用地理探测器量化各驱动因子单独及交互作用对RSEI的解释程度。结果表明:(1)1990-2021年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质量总体改善,RSEI值从0.459提升到0.628,空间分异特征明显。(2)1990-2021年农牧交错带RSEI明显改善区域占比7%,在北票市东北部、阜新蒙古族自治县和朝阳县中部呈连片或斑块状分布;明显退化区域占比0.4%,在建平县、凌源市西部边缘及彰武县东北角呈径向或零星分布。(3)1990-2021年农牧交错带改善重心向东北方向迁移41.2km,退化重心相反向西南方向迁移43.61km,主要与绿度和热度指标重心迁移有关。(4)在7个驱动因子中,EVI(0.79)、年降水(0.16)、GDP(0.15)和人口(0.09)是影响RSEI的主导因子,双因子交互均显著增强各单因子对RSEI空间分异的解释力,其中EVI∩GDP、EVI∩人口组合解释力最强。研究结果将为决策者更有针对性地开展环境保护和生态修复工作提供重要信息和参考。
关键词
Google Earth Engine,农牧交错带,生态环境质量,地理探测器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