线性非耕生境对地表节肢动物群落影响的路径分析
编号:4574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6 14:57:48 浏览:955次
口头报告
摘要
非耕生境是农业景观中不可或缺的生态空间,支持农田生物多样性和相关生态系统服务,从而促进可持续农业。地表节肢动物群落分类类群的丰度可以作为其多样性水平的可靠指标,地表节肢动物群落功能类群则为其营养动态提供依据。目前,对不同非耕生境下地表节肢动物群落组成的影响途径的研究相对较少。本研究以中国东北黑土区典型农业县昌图县为研究区,比较了不同非耕生境中地表节肢动物功能类群和分类类群的丰度和多样性,评价不同生境类型、土壤养分和植被结构对地表节肢动物群落的直接和间接影响。研究结果表明:(1)农田周边线性半自然非耕生境能有效增强景观连通性。在这些生境中,具有较高草本植被密度的林地(WL)、草地(GL)和沟渠(CD)通常更有利于农业生态系统的生物多样性保护。(2)生产路(DR)和田间路(PR)会影响地表节肢动物的迁移和觅食能力,而改善道路边缘草本植被结构(如种植开花植物、建立植被缓冲带等)可有效增强生物多样性。(3)草本植被群落特征是影响不同非耕生境下地表节肢动物功能类群和分类类群的最重要因素,尤其是草本植被高度和物种丰度。此外,对于地表节肢动物分类类群,非耕生境不仅通过草本植被直接影响它们,还通过土壤有机碳间接影响它们。研究结果强调,在未来农业景观规划中,通过对不同类型非耕生境的草本植被结构和土壤进行合理配置,以实现生态系统稳定与农业生产的和谐发展是可行的。
关键词
地表节肢动物,东北黑土区,非耕生境,耕地生态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