滨海湿地氯代有机污染的残留效应: 对土壤主要还原过程和微生物群落的影响
编号:4617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6 15:00:41 浏览:898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9日 15:22(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3min

所在会场:[S18] 主题18、土壤科学与环境健康 [S18-3] 主题18、土壤科学与环境健康 专题18.3、专题18.6、专题18.10、专题18.9(19日下午,B2鹭江厅VIP2)

暂无文件

摘要
氯代有机污染物(COPs)是典型的持久性有机污染物。滨海湿地是生物多样性的热点及脆弱区域,COPs也广泛检出。本研究对浙江沿海的7个滨海湿地开展调查。结果表明所有样本均有COPs检出,COP总浓度为95.69-412.76 ng g-1 dw。COP污染程度较高的样本具有更高的微生物多样性、更复杂的微生物网络、更确定的群落组装过程和更低的稳定性。COPs还原脱氯与自然氧化还原过程,尤其是硫酸盐还原和甲烷生成过程相互作用。CH4 与五氯苯之间的正相关表明COP污染可能会增加温室气体排放。dsr基因与COPs之间的相关性表明部分硫酸盐还原菌具有降解COPs的能力。硫酸盐还原菌等兼性有机卤呼吸菌在COPs脱氯过程中具有重要作用。本研究为滨海湿地COPs的残留效应提供了新的视角,为COPs修复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滨海湿地,氯代有机污染物,土壤还原过程
报告人
刘孟
博士研究生 浙江大学

稿件作者
刘孟 浙江大学
何艳 浙江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