同位素示踪大气沉降镉土壤环境行为与水稻富集效应
编号:4639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6 15:16:34 浏览:956次 特邀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9日 15:35(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5min

所在会场:[S18] 主题18、土壤科学与环境健康 [S18-3] 主题18、土壤科学与环境健康 专题18.3、专题18.6、专题18.10、专题18.9(19日下午,B2鹭江厅VIP2)

暂无文件

摘要
大气沉降是地表重金属的重要来源,弄清这部分重金属在表生环境中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将有助于预测其环境归趋和风险。目前研究主要关注农田土壤“新”来源镉的输入通量,缺乏对其土壤环境行为和对作物富集贡献的研究,严重制约了对“新”来源镉的风险评估。不同于其它污染来源,大气沉降会对土壤和作物产生双重效应:大气沉降即可增加土壤总镉和有效态镉含量,促进作物根系吸收,也可沉降至作物叶面被叶片直接吸收,然而目前对叶片的吸收方式、过程、机制和生物效应缺少认识。本研究结合土壤置换、镉稳定同位素示踪、同步辐射等技术,弄清大气“新”沉降镉在土壤‒水稻中的迁移、形态转化以及生物富集的制约因素。本研究量化了大气“新”沉降镉对水稻籽粒贡献高达27%‒45%,而这部分大气沉降只占土壤Cd库的的0.8-5.5%,说明大气镉严重制约粮食安全。通过同步显微镜X射线荧光(SR-μXRF)观测和镉稳定同位素示踪发现水稻茎和籽粒中的镉主要来自根吸收的土壤原有镉和大气“新”沉降镉,因为水稻节点阻碍了叶片吸收的“新”沉降镉向籽粒转运。
 
关键词
镉同位素,大气沉降,水稻污染,环境地球化学
报告人
周俊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稿件作者
周俊 中国科学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夏睿智 中科院南京土壤研究所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