细菌活化强度决定磷酸盐矿物对镉的修复效率
编号:4656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6 15:02:41 浏览:887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9日 17:45(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8min

所在会场:[S18] 主题18、土壤科学与环境健康 [S18-3] 主题18、土壤科学与环境健康 专题18.3、专题18.6、专题18.10、专题18.9(19日下午,B2鹭江厅VIP2)

暂无文件

摘要
       土壤中的矿物特性与镉的生物毒性密切相关,而微生物可通过分泌代谢产物影响矿物结构。在这项研究中,我们率先构建了尿素环境中磷酸盐矿物的模型系统,以探索微生物活化对矿物界面镉固定的作用。与自然活化相比,以脲酶为主的细菌活化和细菌深度活化的尿素水解速率呈阶梯式上升,显著影响了矿物的形态结构和碳酸盐的掺入量(0.41%、6.15%和10.59%)。因此,在三种活化强度下,矿物对镉(II)的吸附容量分别为 17.95、65.36 和 163.93 mg/g。活化磷酸盐矿物的投入对土壤有显著的刺激作用,促进了功能菌的富集,有利于镉(II)的钝化,减少了蔬菜对镉(II)的吸收,为微生物-土壤矿物相互作用对镉(II)的归宿提供了新的视角。
关键词
镉,矿物,脲酶细菌,活化强度,功能细菌
报告人
邢永辉
博士后 华中农业大学

稿件作者
邢永辉 华中农业大学
贺文静 华中农业大学
陈雯莉 华中农业大学
黄巧云 华中农业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