全球卤水型锂矿床主要类型特征和成矿模式
编号:500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0 21:18:35 浏览:822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8日 21:00(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8min

所在会场:[S15] 主题15、矿产与资源 [S15-6] 主题15、矿产与资源 专题15.4(18日晚上,306)

暂无文件

摘要
摘要:锂被誉为第四次工业革命时代的“白色石油”,自然界中的锂矿床依据其产状可分为硬岩型(伟晶岩型、花岗岩型等)、盐湖卤水型(盐湖型和地下卤水型)和沉积黏土型锂矿床。其中,盐湖型锂资源占全球锂储量的65%。全球盐湖卤水型锂资源分布极不均衡,主要分布于布于世界三大高原,即南美安第斯高原、北美西部高原以及中国青藏高原,形成三大高原卤水型锂矿床的成矿区。地下卤水型锂矿主要分布于中国华南地区。
围绕着卤水锂矿的直接(主要)物源,主要有三种观点。第一种观点认为富锂卤水的成因主要与其周边的岩浆有关的地热活动密切相关。第二种观点认为,流体与岩石(含锂火成岩)在地表或近地表发生水—岩反应,岩石中淋滤出的大量硼、锂,经流体迁移搬运至盆地中蒸发浓缩或在构造含水层富集形成卤水型锂矿。第三种观点认为富锂卤水的形成与早期形成的含盐岩系、大气来源(大气沉降、大气降水、冰川融水)有间接(次要)物源关系。综上所述,目前对卤水型锂矿的物源认识包括直接(主要)来源和间接(次要)来源两个方面。直接来源包括:与火山系统或地下岩浆系统有关的地热流体补给;长英质火山岩或富锂的沉积地层的风化淋滤。间接来源包括:早期形成的含盐岩系的再溶解;与大气降水(大气沉降、降水降雪、冰川融水)有关的锂源。这些来源基本代表了全球卤水型锂矿主要的物源类型,但以哪种类型为主则受控于所处区域的地质、构造背景以及水文、气候条件等因素。
关键词:物源;盐湖卤水型,锂
 
关键词
关键词:物源;盐湖卤水型,锂
报告人
潘冰
硕士研究生 东华理工大学

稿件作者
潘冰 东华理工大学
丁婷 东华理工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