障碍物周围二次流与风沙地貌
编号:515 访问权限:公开 更新:2024-04-13 15:16:07 浏览:929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5月18日 14:10(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0min

所在会场:[S11] 主题11、地表过程与地貌 [S11-1] 主题11、地表过程与地貌 专题11.1、专题11.2(18日下午,204)

暂无文件

摘要

当气流在行进的途中遇到障碍物后,障碍物周围的气流速度和方向相对于来流发生显著偏差,这种因障碍物导致的异于主流的气流被称为二次流。常见的二次流形式包括尾流区的反向气流,障碍物顶部的分离流、两侧的马蹄形涡以及表面的偏转流。二次流是造成很多典型风沙地貌(如:回涡沙丘、爬坡沙丘、崖顶沙丘、跌落沙丘、风影沙丘等)的主要驱动力。前人针对上述地貌形态成因进行了深入的研究并取得了大量的成果。上述地貌虽然在形态和成因上存在较大差异,但其形成皆与障碍物周围的二次流相关。近期研究表明,障碍物的几何形状、走向、空间排列方式、来流风况、沙源供给条件等均会导致二次流结构发生较大变化,从而影响上述地貌形态。此外,干旱沙区的基础设施周围风沙灾害的发生机制与上述地貌类型的形成机制极为相似。鉴于此,以二次流为主线,在已有研究的基础上,综述了影响二次流的各类因子,探讨了上述因子在各类障碍物沙丘形成发育过程中的重要作用,讨论了二次流结构在沙区基础设施周围的致灾机制。

 
关键词
二次流,风沙地貌
报告人
赵永成
副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新疆生态与地理研究所

稿件作者
赵永成 {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17日

    2024

    05月20日

    2024

  • 03月31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3月31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5月20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青年地学论坛理事会
承办单位
厦门大学近海海洋环境科学国家重点实验室
中国科学院城市环境研究所
自然资源部第三海洋研究所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