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中东部初生雷暴活动特征
编号:753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0 22:46:55 浏览:772次
张贴报告
摘要
基于江淮天电阵列在2018年7月15日~2022年7月15日获取的闪电定位数据,开发了雷暴识别与追踪算法,建立了中国中东部地区(114°E~123°E,26°N~38°N)的初生雷暴数据集,统计了该区域内的初生雷暴时空活动特征。结果表明:在空间特征方面,我国中东部地区初生雷暴主要分布于32°N以南,绝大部分地区初生雷暴数占总雷暴数百分比低于20%,雷暴灾害的预警预报应以过境雷暴的监测为主。初生雷暴的空间活动主要以自西向东为主,85%的初生雷暴移动速度低于40km/h,95%的初生雷暴移动距离在30km以内。在时间特征方面,初生雷暴的发生受下垫面环境的影响较大,山区通常是局地初生雷暴高值区,山区的初生雷暴日分布呈单峰分布特征,峰值时间在下午14~16h;平原通常是局地初生雷暴低值区,平原地区的初生雷暴日分布呈双峰分布特征,峰值时间位于凌晨3~4h(次峰值)和下午15~17h(主峰值);东部及东南近海的初生雷暴密度数普遍低于内陆,近海区域的初生雷暴日变化无明显的峰值特征。
稿件作者
朱豪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祝宝友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刘非凡
中国科学技术大学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