东昆仑地区妥拉海河一带超大型石墨矿床首次发现和启示意义
编号:847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1 09:49:31 浏览:844次
口头报告
摘要
妥拉海河位于东昆仑造山带伯碦里克-香日德Fe、Au-Pb-Zn-Mo-石墨-萤石(Cu、稀有、稀土)成矿带。大地构造位置属东昆仑弧盆系北昆仑岩浆弧,地质构造格局复杂,主要由一系列东西向褶皱、断裂组成,构造较发育、岩浆岩活动强烈,区域变质作用强烈。区内出露的下元古界金水口岩群(Pt1J)为主要地层,变质程度较高,据区域资料表明从都兰县沟里乡至格尔木乌图美仁乡,东西绵延400多公里的区域内发现了多处石墨矿点及矿化点,是石墨矿的有利成矿地段。
妥拉海河一带通过勘查工作共圈定出石墨矿化带10条, 69条矿体,矿体沿走向延伸较为稳定,总体呈北西-南东向分布,多呈层状、似层状,矿体长度400~3200m,平均真厚度2.40~73.52m,固定碳平均品位4.86%,+100目大鳞片石墨占91.14%,矿化类型为大理岩型,矿床赋存于下元古界金水口岩群片麻岩、大理岩中,属层控型区域变质石墨矿床,累计提交推断资源量1656.49万吨,是青海省内首个超大型大鳞片晶质石墨矿床,矿石可选性能优异,选矿回收率达96%以上,精矿固定碳品位达95.26%以上,达到高碳石墨质量标准,具有较高的经济价值,开发利用前景好,实现了青藏高原浅覆盖区石墨找矿重大突破。可为青海柴达木循环经济实验区的发展提供资源保障,同时将推动地方资源开发和促进相关产业的发展。并荣获中国地质学会2022年度地质找矿重大成果,深入研究总结该矿床的矿床成因、 控矿因素、成矿类型、找矿标志以其勘查经历,在区域上对同类型石墨矿床的勘查具有重要的指导和实践意义。
关键词
石墨;成矿类型;矿床成因;超大型;启示意义;资源保障
稿件作者
赵伟
青海省地质调查局
祁发龙
青海省地质调查局
马进海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青海总队
胡连成
中国建筑材料工业地质勘查中心青海总队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