物质点法结合非局部本构模型的土体挖掘模拟
编号:221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30 10:31:24 浏览:241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暂无开始时间(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暂无持续时间

所在会场:[暂无会议] [暂无会议段]

暂无文件

摘要
本研究提出了一种考虑颗粒材料粘聚力的非局部本构模型,并基于物质点法在连续介质力学大变形理论框架下进行了三维数值实现。为了理解和分析颗粒材料和机械之间的相互作用,本研究对具有不同摩擦系数,粘聚力等物理参数的颗粒材料进行了切削挖掘的数值模拟,比较分析了不同物理参数的颗粒材料在被切削时的破环形态和整个切削过程的挖掘阻力数据,并进行的相应的实验验证。结果表明, 在切削挖掘时粘聚力对颗粒材料破坏形态具有较大影响。无粘聚力的干燥颗粒材料在被切削挖掘时,随着推土板的前进,颗粒材料在推土板前堆积并形成一个近似于静摩擦角的角度;有粘聚力的湿颗粒材料在被切削挖掘时,可以形成很大的堆积角度并且挖掘阻力较大,同时力的震荡幅度也较大。此外,不同物理参数的数值模拟的结果和对应的实验结果吻合良好,表明了该本构模型的有效性和准确性。
关键词
非局部本构模型,物质点法,大变形,切削挖掘,相互作用
报告人
刘晓东
博士后 清华大学

稿件作者
刘晓东 清华大学
景路 清华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31日

    2024

    06月03日

    2024

  • 06月03日 2024

    摘要截稿日期

  • 06月03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6月03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力学学会
计算力学专业委员会
颗粒材料计算力学专业组
承办单位
河海大学
大连理工大学
中国颗粒学会
江苏省力学学会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