煤源微生物厌氧矿化及CCUS应用探讨
编号:106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0 19:29:35 浏览:171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暂无开始时间(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暂无持续时间

所在会场:[暂无会议] [暂无会议段]

暂无文件

摘要
煤层CO2封存是我国CCUS的重要途径,也是实现“双碳”目标的重要技术。我国煤炭资源丰富,采空区面积巨大,可为CO2地质封存提供充足空间。同时,煤具有很强的吸附和容纳CO2能力,煤层封存CO2还可同步驱替煤层气。此外,煤层气生物工程可将煤层或采空区注入的CO2转化为甲烷,实现封存CO2的资源化利用。然而,封存CO2迁移泄漏严重影响CCUS长期稳定。地质储层丰富孔裂隙结构,以及CO2注入过程中所产生次生裂隙为CO2运移泄露提供了通道。虽然煤的强吸附性能够对CO2运移起到一定限制作用,但仅依靠储层自身对CO2进行控制是十分有限的。为保证封存稳定性,人工干预势在必行,以限制CO2运移,防止泄露。微生物矿化通过诱导碳酸钙沉淀已在土壤固化、混凝土裂缝修复等方面取得显著成效。与直接添加碱性化学物质相比,微生物矿化可以促进更广泛、更均匀的沉淀分布,所形成生物矿物更加致密坚固能够有效封堵多孔介质孔裂隙。本文通过比较现有生物矿化途径,结合煤层原位地质环境,优选煤层CCUS应用潜力高的生物矿化途径。通过菌群培育和条件优化获得高效诱导碳酸钙沉淀的功能菌群,分析其碳酸钙沉淀生化过程,揭示微生物菌群诱导碳酸钙沉淀机理。开展煤参与的生物矿化实验,探究煤组分在生物矿化过程中的作用,明确生物矿化对煤孔隙的影响。研究生物矿化对CO2影响的响应,探讨其CCUS应用潜力。研究结果有力支撑了CCUS长期稳定封存和“双碳”目标实现。
关键词
煤层,本源微生物,碳酸钙沉淀,CCUS,孔隙
报告人
郭红光
教授 太原理工大学

稿件作者
郭红光 太原理工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4月12日

    2024

    04月14日

    2024

  • 03月28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4月14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华中农业大学
中国微生物学会地质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
承办单位
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农业微生物资源发掘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