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甲基巯基丙酸内盐对于深海石油降解菌的影响与应用
编号:119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0 19:35:12 浏览:162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4月14日 10:35(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5min

所在会场:[七] 专题七:地质环境微生物与污染修复 [7-2] 专题七:地质环境微生物与污染修复(Part2)

暂无文件

摘要
在沉底油修复中,深海低温高压的特点限制了微生物的活性,显著影响修复的效果。本研究通过外源添加二甲基巯基丙酸内盐(DMSP)缓解低温高压胁迫,以达到生物刺激修复的效果。

从南海表层沉积物中筛选得到能够在低温下降解原油且产生物表面活性剂菌株GQ10(Pseudomonas zhaodongensis)。低温高压环境下,添加DMSP后该菌石油降解率显著提高。针对菌株GQ10的转录组测定结果表明:DMSP添加导致延胡索酸盐、乙酰乙酸盐及异分支酸合成酶合成途径上调,促进了菌株高压环境下的存活从而提升对芳香族化合物的降解。将P. zhaodongensis和DMSP组合成不同的修复策略对砂质和泥质沉积物进行模拟修复实验,发现:1) 相比对照,所有微生物菌剂修复样品的石油降解率提高了23.47% – 41.02%;2) 不同修复策略引起了样品间群落结构的差异。Marinobacter, Idiomarina, Sulfitobacter, Ferrimonas, Halodesulfovibrio, Paramaledivibacter是主要的石油降解类群;3) 所有修复策略均提升了细菌群落营养级多样化及稳定性;4)石油化合物代谢及生物地化循环通路在所有修复策略中相比对照均上调表达。

本研究筛选了深海石油降解菌,对DMSP影响下的菌株代谢调控机理和细菌群落响应进行了初步分析,为深海环境下的沉底油的生物修复提供理论依据和数据支持。
关键词
沉潜油,石油降解菌,生物修复,DMSP
报告人
乔延路
副教授 山东科技大学

稿件作者
乔延路 山东科技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4月12日

    2024

    04月14日

    2024

  • 03月28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4月14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华中农业大学
中国微生物学会地质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
承办单位
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农业微生物资源发掘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