毛竹根际土壤解磷微生物筛选与功能评价
编号:127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0 19:36:53 浏览:136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暂无开始时间(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暂无持续时间

所在会场:[暂无会议] [暂无会议段]

暂无文件

摘要
毛竹(Phyllostachys edulis)作为主要经济林树种,广泛分布于我国南方丘陵山区。当前,地力衰弱、养分供应不足是毛竹资源培育中面临主要问题之一,特别是磷的缺乏,已成为毛竹资源培育中主要限制性因子。解磷微生物在土壤磷素循环中的发挥着重要作用,可改善土壤磷循环,促进植物的生长,是解决土壤缺磷的有效生物措施之一。本研究筛选毛竹根际高效解磷微生物,并利用生理形态特征和分子检测技术鉴定,评价其生态适应性和对毛竹实生苗的促生效应。
从江西毛竹主要种植区分离到3株高效解磷微生物,分别被鉴定为金黄蓝状菌 Talaromyces aurantiacus JXBR04、新黑曲霉菌 Aspergillus neoniger JXBR16和肠杆菌 Enterobacter soli RW37。试验结果显示3株菌株具有较强的生态适应性,无明显的负面生态影响;施用3株高效菌剂能显著提高土壤有机质、有效磷含量和土壤酶活性,改变土壤磷生物有效性含量,提高毛竹组织内的氮磷含量,改变叶片磷组分;施菌处理改变根际土壤微生物群落结构,调节根际生态微环境,促进毛竹生长。本研究筛选的高效解磷微生物可为开发竹林生物肥料提供优良菌株资源。
 
关键词
毛竹;解磷微生物;促生效应;功能评价
报告人
张扬
江西农业大学

稿件作者
张扬 江西农业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4月12日

    2024

    04月14日

    2024

  • 03月28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4月14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华中农业大学
中国微生物学会地质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
承办单位
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农业微生物资源发掘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