土壤病毒驱动的微生物群落演替和碳循环:对土壤有机碳稳定的影响
编号:128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0 19:37:08 浏览:767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暂无开始时间(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暂无持续时间

所在会场:[暂无会议] [暂无会议段]

暂无文件

摘要
微生物同化过程驱动土壤有机碳形成和积累的关键作用已成为国际上的新共识,微生物碳泵功能的发挥受多种内在和外在因素的影响,其中,病毒感染作为微生物代谢和死亡的重要驱动因素,可能是调控微生物碳泵的关键途径。然而,土壤病毒影响微生物群落群落演替和碳循环的作用机制依然缺乏研究。本研究利用微宇宙培养试验探究了土壤病毒对微生物群落演替和土壤有机碳周转的影响,结果表明土壤病毒显著地改变了微生物群落结构和功能基因丰度,是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形成的重要因素,大幅降低了农田土壤中假单胞菌、不动杆菌、黄杆菌和芽孢杆菌的相对丰度,增加了丛毛单胞菌的相对丰度,在培养的中后期,病毒感染提高了微生物碳、氮、磷循环的功能基因丰度。病毒裂解显著提升了可溶性碳的含量,促进了有机碳的周转,并显著减少了CO2和N2O的排放,增加了微生物残体的积累,表明病毒感染提升了微生物碳利用效率,加速了微生物群落更替。以上结果表明,土壤病毒可显著影响微生物代谢网络,并通过裂解作用调控微生物群落结构和演替,病毒介导的微生物死亡对于物质循环和养分条件具有重要影响,保持微生物活性,有助于促进土壤有机碳的周转和稳定过程。因此,揭示土壤病毒的生态功能是加深理解土壤碳固存微生物学机理的新思路,可为土壤有机质提升提供科学依据。
关键词
土壤病毒,微生物碳利用效率,微生物死亡残体,土壤有机碳,温室气体
报告人
梁小龙
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稿件作者
梁小龙 中国科学院沈阳应用生态研究所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4月12日

    2024

    04月14日

    2024

  • 03月28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4月14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华中农业大学
中国微生物学会地质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
承办单位
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农业微生物资源发掘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