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组学手段揭示了生物肥料环境中常规微塑料PE MPs和可生物降解微塑料PBAT-PLA BioMPs对作物根际的不同影响模式
编号:130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0 19:37:33 浏览:262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4月13日 21:06(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6min

所在会场:[研究生] 研究生专场 [1] 研究生专场一

暂无文件

摘要
农业地膜不完全降解产生的微塑料 (MPs) 不仅会影响生物菌肥的有效性,并且最终也会影响作物的根际环境。然而,其中所涉及的机制仍待探索,并且缺乏可靠的数据经验。
本研究以常规聚乙烯微塑料(PE MPs)和聚己二酸丁二醇酯-对苯二甲酸辅丁二醇酯/聚乳酸可生物降解微塑料(PBAT-PLA BioMPs)为研究对象,以评估在施用解淀粉芽孢杆菌Bacillus amyloliquefaciens菌肥后,PE MPs和PBAT-PLA BioMPs对菜心根际环境的潜在影响。
结果表明,两种MPs均对地上和地下作物生物量造成不同程度的抑制(-50.11%、-57.09%)、显著降低植物株高(-48.63%、-25.95%)并导致根际微生物群落失衡。转录组学分析表明,PE MPs主要影响根系的维生素代谢,而PBAT-PLA BioMPs主要干扰脂质的富集。代谢组学分析进一步表明,PE MPs干扰了参与作物氧化胁迫的氨基酸合成,PBAT-PLA BioMPs主要影响与根系生长相关的途径。此外,与PE MPs相比,PBAT-PLA BioMPs对作物根际产生了更大的负面影响。PBAT-PLA BioMPs处理后,对根系抗氧化能力的扰动更强、代谢组鉴定的差异代谢物数量更多以及对根际指标的影响模式更复杂。本研究运用多组学手段探讨了生物菌肥环境中MPs对作物根际的影响,对生物菌肥的科学应用具有理论意义。
 
关键词
可生物降解塑料,代谢组学,根系微生物组,转录组学
报告人
程雪玉
研究生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稿件作者
ZhouJin Tsinghua University;Institute for Ocean Engineering; Shenzhen International Graduate School
程雪玉 清华大学深圳国际研究生院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4月12日

    2024

    04月14日

    2024

  • 03月28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4月14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华中农业大学
中国微生物学会地质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
承办单位
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农业微生物资源发掘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