黄铜矿对Methylocystis parvus OBBP生长的影响及其环境意义
编号:151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0 19:39:04 浏览:324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4月13日 20:36(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6min

所在会场:[研究生] 研究生专场 [2] 研究生专场二

暂无文件

摘要
铜是生物构建各种蛋白不可或缺的元素之一。对好氧甲烷氧化菌(MOB)来说,铜不仅调控了甲烷单加氧酶的表达,同时也是颗粒性甲烷单加氧酶(pMMO)的活性中心。pMMO催化甲烷氧化需要胞内有较高的Cu2+。在低铜的条件下,部分MOB会分泌甲烷氧化菌素(Mb)使细胞内铜得到富集。好氧MOB常分布在有氧-缺氧界面附近,低溶解度硫化铜矿相的形成可能会加剧铜的生物可利用局限性。为此针对好氧甲烷氧化菌Methylocystis parvus OBBP,选取黄铜矿进行共培养实验,探讨黄铜矿对其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添加黄铜矿组菌的生长速率与添加Cu2+一致,均高于空白对照组。并且添加细粒径黄铜矿组(<75 μm)表现出更快的生长速率。暗示黄铜矿不仅可以作为优质的铜源,并且细粒径矿物可能作为基底,促进微生物生长。菌的加入也促进了矿物中Cu的出溶。大部分Cu富集在细胞中,溶液中Cu2+变化不显著,说明菌吸收Cu2+进行代谢活动。进一步分析蛋白表达上的差异来研究铜的获取机制。结果表明,空白对照组对比添加Cu2+和黄铜矿组,修饰和协同转运Mb的蛋白MbnB和TonB显著上调,铜的缺失导致获取铜的相关蛋白高度表达。上述结果揭示了环境中好氧MOB能够分泌Mb来捕获黄铜矿中的Cu以满足需求,限制环境中甲烷氧化速率的关键可能是甲烷浓度等其他因素。
关键词
黄铜矿,好氧甲烷氧化,Methylocystis parvus OBBP
报告人
胡景龙
博士生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稿件作者
胡景龙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董海良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4月12日

    2024

    04月14日

    2024

  • 03月28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4月14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华中农业大学
中国微生物学会地质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
承办单位
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农业微生物资源发掘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