有氧和厌氧条件下湖泊沉积物中有机碳矿化速率的影响因素探究
编号:158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0 19:39:07 浏览:291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4月13日 20:30(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6min

所在会场:[研究生] 研究生专场 [2] 研究生专场二

暂无文件

摘要

全球变暖及人类活动造成的湖泊升温和富营养化,加剧了湖泊底部厌氧环境的形成,进而影响湖泊生态系统碳循环过程。然而,有氧和厌氧条件下湖泊沉积物中有机碳矿化过程的差异目前尚不清楚。本研究采集了青藏高原6个不同盐度湖泊作为研究对象,分别在有氧和厌氧条件下进行沉积物的微宇宙实验培养,探究有氧/厌氧条件下湖泊沉积物有机碳矿化过程。结果显示:厌氧条件下的湖泊沉积物有机碳矿化速率(87.5-298.66 μmol/g/h)显著高于(P < 0.05)有氧条件下的矿化速率(5.81-23.45 μmol/g/h),暗示全球变化导致的湖泊底层厌氧会加速湖泊沉积物有机碳的矿化,进而导致更多碳排放。有机碳矿化速率与盐度、SO42-、Na+、Cl-等环境变量呈显著负相关关系;与微生物多样性(Richness和Shannon指数)呈显著正相关关系。值得注意的是,在咸盐湖泊中,微生物多样性在有氧条件下均显著高于厌氧条件。微生物群落组成在有氧和厌氧条件下存在差异,其中,DeinococciHalanaerobiiaGammaproteobacteria对群落差异的贡献最大。有氧/厌氧条件下微生物群落多样性和组成差异是导致湖泊沉积物有机碳矿化速率差异的重要原因。上述研究结果有助于加深理解全球变化背景下的湖泊碳循环过程及其对环境变化的反馈。

关键词
咸盐湖泊,微生物,有机碳矿化,盐度,厌氧
报告人
张萍萍
学生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稿件作者
张萍萍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蒋宏忱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杨渐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4月12日

    2024

    04月14日

    2024

  • 03月28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4月14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华中农业大学
中国微生物学会地质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
承办单位
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农业微生物资源发掘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