腐殖质与光合细菌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的光电子传递机制与效应
编号:174 访问权限:私有 更新:2024-04-13 19:34:21 浏览:312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4月13日 19:42(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6min

所在会场:[研究生] 研究生专场 [1] 研究生专场一

演示文件

提示:该报告下的文件权限为私有,您尚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

摘要
腐殖质是土壤有机质的主要组成部分,然而,目前仅对腐殖质在黑暗条件下可以作为微生物的电子受体或电子供体有一定的了解。Rhodopseudomonas palustris是一种土壤中广泛存在的光合非产氧微生物,代谢模式多样,可以在光照厌氧条件下进行固碳产氢。在这项工作中,我们提供了腐殖质与R. palustris之间在光照条件下的一种新的营养关系。首先,对腐殖酸和富里酸进行光学性质测定,I-t曲线和UV-Vis证明其具有产生光电子和具有光吸收的能力,但富里酸所产生的光电流大于腐殖酸。然后,通过验证R. palustris在腐殖酸或富里酸作为唯一碳源时的生长状况及TOC变化情况,证明腐殖酸和富里酸不被R. palustris所利用。由于R. palustris的产氢是需要电子的过程,因此通过比较自养和异养条件下,添加腐殖酸或富里酸R. palustris的生长和产氢情况,发现只有在自养条件下腐殖酸或富里酸有一定的促进效果,说明腐殖酸或富里酸在光照条件下产生的光电子可以被R. palustris所利用,并且富里酸的促进效果好于腐殖酸,与之前结果相符。为了进一步证明腐殖酸或富里酸与R. palustris之间的电子转移,通过电化学阻抗证明黑暗条件下增加电荷转移电阻,而在光照条件下有腐殖酸或富里酸可以降低电荷转移电阻,说明腐殖酸和富里酸与R. palustris之间存在电子转移。
关键词
腐殖质;R. palustris;光生电子;固碳产氢
报告人
李雨桐
学生 山东大学

稿件作者
李雨桐 山东大学
闫震 山东大学
王曙光 山东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4月12日

    2024

    04月14日

    2024

  • 03月28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4月14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华中农业大学
中国微生物学会地质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
承办单位
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农业微生物资源发掘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