微生物-矿物相互作用在白云石沉淀过程中的分子作用机制
编号:38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4-10 15:58:00 浏览:179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4月14日 11:25(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5min

所在会场:[二] 专题二:微生物电子转移、微生物–矿物相互作用及共演化 [2-2] 专题二:微生物电子转移、微生物–矿物相互作用及共演化(Part2)

暂无文件

摘要
碳酸盐岩是大陆和海洋中沉积岩中主要类型,并且与微生物活动密切相关。然而,含镁碳酸盐矿物的起源,如白云石,尚未完全解决,并争论了多年。为揭示有机组分和微生物对镁离子的沉淀的分子作用机制,进行了八种氨基酸和微生物存在下方解石白云化实验。吉布斯自由能用密度泛函理论(DFT)计算了方解石(1014)阶边Mg[6(H2O)]2+和有机-镁配合物(OMC)的脱水反应自由能垒。结合X射线衍射(XRD)、扫描结果电子显微镜-能谱(SEM-EDS),透射电子显微镜(TEM),X射线光电子能谱(XPS)、傅里叶红外光谱(FTIR)和高分辨率透射电镜(HRTEM)分析表明,方解石与有机镁溶液(OMS)和微生物反应后镁离子进入方解石晶格中。
Asp、Glu、Gly、Thr、Tyr、Lys、Ser和Ala与Mg[6(H2O)]2+的成键的吉布斯自由能垒分别为17.8、16.2、14.8、16.5、19.2、14.5、19.0、17.0 kcal/mol,均低于此值Mg[6(H2O)]2+直接脱水19.45 kcal/mol。OMC在方解石急性台阶([481]和[441])键合的吉布斯自由能垒为29.7/34.25 kcal/mol,低于Mg[6(H2O)]2+的32.45/36.7 kcal/mol。在方解石钝角台阶([481]和[441]),OMC键合的吉布斯自由能垒为42.07/47.6 kcal/mol低于Mg[6(H2O)]2+的55.4/60.34 kcal/mol。
通过实验和理论计算,明确了微生物在白云石的形成过程中的有机分子组分,揭示了微生物-矿物相互作用在白云石沉淀过程中的分子作用机制,在不断完善“微生物白云石模式”的同时弥补了相关研究空白。
 
关键词
微生物-矿物相互作用,有机-镁配合物,白云石
报告人
高虓
博士后 山东科技大学

稿件作者
高虓 山东科技大学
韩作振 山东科技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4月12日

    2024

    04月14日

    2024

  • 03月28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04月14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华中农业大学
中国微生物学会地质微生物学专业委员会
承办单位
华中农业大学资源与环境学院
土壤环境与污染修复湖北省重点实验室
农业微生物资源发掘与利用全国重点实验室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