岩体隧道围岩数字数值一体化非连续智能分析与工程应用
编号:105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9-27 09:18:29 浏览:242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10月20日 08:55(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5min

所在会场:[S2] 分论坛二、隧道与地下工程建设管理与青年工作科技论坛 [S2-1] 分论坛二上午场

暂无文件

摘要
岩体的非连续信息采集、建模、数值计算与工程应用都存在瓶颈问题,本研究提出岩体稳定的三维形心滑动锥法,在严格满足岩体界面阻滑比的条件下,采用非完整代形单元计算岩体稳定性,降低围岩结构面数据失真对计算的不利影响。进一步通过围岩信息智能识别与精细建模技术,实现了开挖面的智能地质素描与围岩动态数字分级,建立了岩体隧道围岩数字数值一体化非连续智能分析方法,形成了岩体非连续数字数值一体化计算软件,在CZ铁路、四川峨汉高速等多项工程成功应用。
关键词
暂无
报告人
武威
副教授 同济大学

武威,男,工学博士,同济大学副教授、博士生导师。兼任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岩土工程信息技术与应用分会理事、岩土体非连续变形分析专业委员会副秘书长,中国工程院院刊《Frontiers of Structural and Civil Engineering》(SCI检索,JCR 2区)、国际期刊《Intelligent Transportation Infrastructure》青年编委。曾获得上海市技术发明一等奖、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自然科学奖特等奖。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上海市“高峰学科”土木工程学科交叉基金、CZ铁路等重大工程研究课题多项。主要从事岩体非连续分析方法及工程地质灾害防控的教学与科研工作。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10月18日

    2024

    10月21日

    2024

  • 09月10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10月08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10月21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
中山大学
承办单位
中山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隧道工程灾变防控与智能建养全国重点实验室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