高填土梯形拱连拱明洞动力特性及影响因素研究
编号:115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10-16 17:41:09 浏览:214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10月20日 10:35(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0min

所在会场:[S12] 分论坛十二、研究生科技论坛Ⅱ [S12-1] 分论坛十二上午场

暂无文件

摘要
明洞截面型式由矩形变更为梯形拱可以有效改善结构受力,在增大截面净空的同时提高了结构安全性,但是地震作用下梯形拱明洞力学性能有何变化目前尚不明确。为研究梯形拱连拱明洞动力性能,基于有限差分软件FLAC3ED建立梯形拱连拱明洞模型,回填完成后对模型施加地震波作用分析其动力性能,并通过控制变量法研究地震波峰值加速度和地震波波形对其抗震性能的影响。结果表明:地震作用下梯形拱明洞上方回填土土压力分布规律、结构内力分布、变形最大位置、安全系数最小位置均未发生显著变化,但土压力、结构内力、结构变形会变大,危险部位安全系数会进一步减小;地震作用下铺设橡胶颗粒混合土减载层仍然可以减小结构受力,且动力作用下结构内力减小幅度更大,效果更显著;改变地震波峰值加速度不会改变梯形拱明洞上方回填土土压力分布规律、结构内力分布、变形最大位置、安全系数最小位置,但是土压力、结构内力和变形变化幅度与地震波峰值加速度变化幅度成正比;改变地震波波形对结构内力分布影响较小,但是会改变地震作用下达到峰值内力和变形的时刻。该研究可为该类结构在中高烈度区域推广应用提供参考和理论依据。
关键词
梯形拱明洞;动力特性;卸荷效果;数值模拟
报告人
姚泽文
博士研究生 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姚泽文,甘肃民勤人,现就读于兰州交通大学,专业为桥梁与隧道工程。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10月18日

    2024

    10月21日

    2024

  • 09月10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10月08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10月21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
中山大学
承办单位
中山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隧道工程灾变防控与智能建养全国重点实验室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