可液化夹层场地盾构隧道结构地震易损性分析
编号:164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9-30 17:42:07
浏览:367次
口头报告
摘要
报告人建立了流固耦合饱和可液化土体-盾构隧道结构非线性精细化整体分析模型,提出了可液化场地中盾构隧道结构的地震易损性分析框架,参考已有研究对于区间隧道损伤状态的划分,建立了可液化场地、可液化夹层场地和非液化场地下基于标量型 IM 和矢量型 IMs 的地震易损性曲线和地震易损性曲面之间的联系,进而构建了三种工况中盾构隧道结构的地震脆弱性曲线,研究成果可更好地定量分析地下隧道结构的地震风险和地震损失。研究结果如下:(1)从基于标量型 IM 的地震易损性分析中,可以看出在可液化夹层的 M-liq.工况中,地下结构的失效概率明显大于Liq.工况和Non-liq.工况,表明盾构隧道结构在穿越可液化夹层时的震动破坏危险性要高于隧道位于可液化土层和不可液化土层中的情况;(2)在地震动强度指标与结构地震响应指标的概率地震需求模型中,相比于标量型 IM,采用矢量型 IMs 得到的拟合回归曲面的相关系数更大,拟合效果更好,能够减少对结构地震响应指标预测的离散性,提高计算效率;(3)基于不同工况场地对盾构隧道结构地震易损性曲线和易损性曲面的对比分析表明,第二个IM对隧道结构的失效概率影响很大,能够在一定程度上反映结构损伤状态的不确定性, 采用矢量型 IMs 进行地震易损性分析能够更加准确地对隧道结构的损伤状态做出评估,能更好的反映隧道的损伤程度与此时达到的失效概率。
关键词
盾构隧道;地震易损性分析;有效应力分析;抗震性能;失效概率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