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微破裂监测的软岩隧道碎胀大变形破坏特征与危险性评价研究
编号:248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10-16 17:47:23 浏览:305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10月20日 14:50(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0min

所在会场:[S12] 分论坛十二、研究生科技论坛Ⅱ [S12-2] 分论坛十二下午场

演示文件

提示:该报告下的文件权限为仅限参会人,您尚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

摘要
我国西南地区高应力软岩隧道大变形问题突出,严重制约隧道工程的安全高效贯通,面临大变形损伤机理认识不明确,大变形灾害预警与分级评价方法不完善等问题。本汇报以川藏铁路某软岩隧道工程为依托,通过微破裂监测等有效手段大范围,连续跟踪监测捕捉围岩变形破裂演化过程,建立高地应力开挖强扰动作用下软弱围岩变形特性、背景应力场演化与微震活动性的相互联系,揭示软弱围岩损伤扩容-破裂碎胀时空演化特征。提出基于微破裂能量的隧道围岩损伤程度空间分布动态更新预警模型,为复杂应力条件下软岩长大隧道开挖变形预测预警提供思路。
关键词
暂无
报告人
孙悦鹏
四川大学

孙悦鹏,在读工学博士研究生,导师:徐奴文研究员;主要研究方向为深部地下工程动力灾害致灾机理、监测预警与防控技术研究;以第一或通讯作者发表SCI论文4篇(包含JRMGE、IJMST等行业核心期刊),曾获2022年中国岩石力学与工程学会科技进步一等奖、2023年中国职业安全健康协会科技进步一等奖两项。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10月18日

    2024

    10月21日

    2024

  • 09月10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10月08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10月21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
中山大学
承办单位
中山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隧道工程灾变防控与智能建养全国重点实验室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