交通隧道预制装配式结构叠合式接头选型及其结构优化研究
编号:59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9-23 22:09:34 浏览:386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10月20日 08:40(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5min

所在会场:[S8] 分论坛八、隧道与地下工程设计与教育科技论坛 [S8-1] 分论坛八

暂无文件

摘要
针对重庆市新森大道双向八车道装配式明挖隧道施工中存在的进度缓慢、精度要求高及造价高等问题,提出了一种新型自稳定叠合式接头结构。通过对隧道拱顶“预制+现浇”叠合接头和拱脚卡槽式接头选型优化,结合室内足尺试验、三维精细化数值模型、现场试验及长期原位监测,系统研究了新型接头的承载性能、结构刚度和破坏模式,优化关键设计参数研究创新包括:(1)揭示了自稳定叠合式接头的力学与刚度特性,提出了接头的力学理论与设计方法,实现了快速可靠连接,保障结构整体承载力与防水性能;(2)建立了基于有限元渐进迭代的隧道内轮廓优化方法,改善预制拱圈受力,充分发挥混凝土抗压性能,为大跨度装配式隧道的断面选型提供技术支持;(3)研究成果涵盖工程设计、构件制作、施工工艺及技术标准等环节,构建了“交通隧道装配式结构建造技术”成套体系;4)新型结构适用性广泛,适用于单拱大跨隧道、矩形下穿通道,亦可拓展至地铁车站、拱桥、综合管廊等多个领域,为装配式结构的设计与施工提供了重要支撑。
 
关键词
隧道;叠合式接头;预制装配;
报告人
林志
教授 重庆交通大学

林志,重庆交通大学教授、博导,重庆交大交通安全科技研究院有限公司副董事长。重庆市杰青、创新领军人才、交通运输部青年科技英才。主主要从事隧道工程智能建造、隧道结构病害检测评估与处治技术研究。编写了公路隧道设计、施工、养护、抗震、瓦斯、岩溶等8部行业标准。个人已获科技奖励10余项,其中省部级特等级和一等奖6项;撰写著作10部。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10月18日

    2024

    10月21日

    2024

  • 09月10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 10月08日 2024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10月21日 2024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土木工程学会隧道及地下工程分会
中山大学
承办单位
中山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隧道工程灾变防控与智能建养全国重点实验室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