中国站
国际站
软件
办会软件
网络研讨会
视频会议
虚拟会议
机构版
下载与演示
会议
专业分类
报告频道
索引
服务
创建活动
讲座
研讨会/课程
会议
登录
注册
第五届氮素生物地球化学循环学术论坛
2024年08月16日~18日
中国 · 武汉市
会议
线下活动
0
浏览
0
条评论
官网
收藏
分享
摘要详情
活动首页
摘要清单
摘要详情
ID / 提交时间
18
/ 2024-07-07 15:04:17
标题
固氮藻催化氧化亚氮同化与氮气固定的底物竞争机制研究
关键字
主题及专题
专题五:氮循环微生物及其作用机制
状态
摘要待审
作者
李广博 / 香港科技大学
吉启星 / 香港科技大学(广州)
摘要
氧化亚氮(N
2
O)是一种破坏臭氧层的大气痕量气体,具有很强的温室效应,且其浓度受到人类活动影响而持续增加,对全球气候变化产生了深刻影响。在水环境中,N
2
O通常被认为只能在无氧条件下通过反硝化作用被还原为氮气(N
2
)。但是近年来,已有研究发现N
2
O能在有氧环境下被固氮藻吸收同化为生物体内有机氮,此过程已经在海洋、淡水以及实验室培养条件下被检测到。因此,N
2
O同化既是一条有氧环境中的新N
2
O生物汇,同时也是水体中生物可利用氮的一个新的源。热力学计算表明,相比N
2
为底物的常规固氮过程,N
2
O同化更有优势,并且这种优势在较高N
2
O浓度和较低温度的环境中会更加突出。但是,这种新N
2
O汇的分布和作用机制仍不明确。本研究中,通过氮同位素示踪实验,我们在实验室培养的固氮藻鳄球藻(
Crocosphaera
, WH8501)和束毛藻(
Trichodesmium
, IMS101)中检测到了N
2
O同化。在高[N
2
O]/[N
2
]浓度比条件下(0.0005~0.01)的24小时连续培养中,N
2
O同化速率为1.27 ± 0.16 × 10
-4
至 2.00 ± 0.25 × 10
-4
h
-1
。与N
2
固定活性相比,光暗周期内N
2
O同化作用的差异并不显著。在对富营养化河口样品进行的培养中,我们并未检测到明显的N
2
O同化和固氮反应,这可能是不活跃的固氮作用导致了N
2
O同化的缺失。基于实验室培养结果,我们认为N
2
固定和N
2
O生物同化本质上是底物竞争固氮酶的结果,进而建立了竞争性底物酶动力学模型,成功量化不同底物浓度下N
2
O同化和N
2
固定的速率比。结果表明,常规条件下的低[N
2
O]/[N
2
]比导致了N
2
O同化速率占比低,仅相当于不到0.1%的N
2
固定,但此反应仍应作为有氧条件下N
2
O的生物汇被重视。这项研究增强了对固氮藻同化N
2
O的机制理解,拓宽了微生物氮循环的范围,为计算N
2
O收支和氮源提供了新的通路。
活动首页
活动日程
时刻表
摘要清单
酒店预订
活动商城
活动相册
我的审稿
管理活动
重要日期
会议日期
08月16日
2024
至
08月18日
2024
08月14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土壤学会氮素工作组
承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联系方式
熊翔
xi******@wbgcas.cn
139********
登录查看完整联系方式
联系方式
×
会议网址:
https://ncycle2024.aconf.cn
提示
×
即将访问第三方域名
您即将访问第三方域名,请注意您的账号和财产安全。
https://ncycle2024.aconf.cn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
点此
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