河口氧化亚氮释放特征及其影响因素
编号:57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4-08-10 13:57:22 浏览:375次 特邀报告

报告开始:2024年08月17日 15:20(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20min

所在会场:[S2] 专题二 湿地氮循环与水环境保护 [S2-1] 专题二 湿地氮循环与水环境保护(8月17日 下午)

暂无文件

摘要
河口是氧化亚氮(N2O)排放的重要来源,其释放通量和产生机制受到了人们的广泛关注。然而,河口氧化亚氮排放时空分异特征及其影响机制缺乏必要关注。采用野外监测和室内实验,研究了河口N2O排放的时空变化特征及其影响机制。结果表明:N2O排放通量随人类活动增强而增大,且在春季表现为汇,其他季节为源的季节变化特征。同时,N2O排放随潮汐变化呈现出涨潮期间为汇,而退潮为源的周期性转变特征。河口N2O释放主要来自反硝化过程,且氮浓度增加将导致N2O产生途径从细菌反硝化向真菌反硝化发生转变。此外,河口N2O释放与硝酸盐浓度存在米氏动力学关系,其释放通量大约可抵消4-7%的河口湿地碳汇效应。因此,河口是氧化亚氮的重要排放来源,对气候变化具有正反馈的影响效应,应加强模型预测研究。
 
关键词
暂无
报告人
李小飞
研究员 华东师范大学

稿件作者
李小飞 华东师范大学
漆梦婷 华东师范大学
刘敏 华东师范大学
侯立军 华东师范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8月16日

    2024

    08月18日

    2024

  • 08月14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土壤学会氮素工作组
承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武汉植物园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