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93 / 2024-09-13 15:47:14
幻境鱼灯——VR技术下沙头角鱼灯舞非遗文化创新性传承
全文待审
陈艺 / 河北大学
商泽彤 / 河北大学
张帅航 / 河北大学
刘子坤 / 河北大学
本团队基于中国印发《关于进一步加强非物质文化遗产保护工作的意见》并在“十四五”规划和2035年远景目标纲要提出深入实施中华优秀传统文化传承发展工程。同时随着数字时代的快速发展,将科技融入非遗文化传承路径成为推动中华优秀传统文化创造性转化,创新性发展的重要条件。

沙头角鱼灯舞是广州省深圳市非遗传承舞蹈,是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之一,是一个以鱼灯为道具的群舞。该鱼灯舞色彩十分绚丽,样式多,而且老少皆宜。本团队根据鱼灯舞的主要舞蹈特点和鱼灯的外形特点,在Unity游戏引擎、Visual Studio等多项技术的支持下实现了鱼灯舞的“多人+大空间VR”的创新应用。

我们项目的教学创新特色分别是多模态人机交互教学,虚拟现实技术应用,具身学习以及沉浸式教学。在虚拟现实环境中,用户可以与多款鱼灯进行互动学习,通过模拟的方式更直观地理解鱼灯舞的舞蹈动作,提高学习效率。我们利用语音、图像、文本、触感等多模态信息,打造三维环境,充分调动学生感官,激发人们的积极性,全方位展示沙头角鱼灯舞的非遗文化内容。

同时,通过穿戴VR设备,人们可以进入鱼灯舞的虚拟空间,实现人物场景的互动,大空间下的多人VR技术更让人们获得身临其境的学习体验,加深对知识的理解和记忆。这种将数字技术引入非遗文化的方式,不仅使非物质文化遗产的传播从平面走向交互式立体传播,更使传播内容从浅表化、模式化、边缘化向纵深化转变,全方位地展现非物质文化遗产的内涵。

此外,我们还设计了专属的“鱼+”APP,内容包含鱼灯舞非遗文化知识普及、鱼灯舞公益点亮活动、DIY专属鱼灯、景区门票售卖等应用功能,通过创新互动方式,使鱼灯舞等非遗艺术得以在年轻群体中传承。

在项目技术层面,我们团队主要以虚拟现实建模呈现鱼灯舞非遗文化的真实社会场景。利用计算机三维动画技术,通过多边形建模、PBR材质、高清实时渲染等图形学技术打造真实世界的三维场景,逼真地还原或呈现世界。在动态方面,关注鱼灯舞在虚拟世界中的运动特性与真实世界的舞蹈特性。通过制作个体及群组鱼灯动画、群游路径动画,以及对夜间光照的模拟,提高整体非遗文化教学场景的真实性,使学生沉浸式体验感增强,促成非遗文化教学课程质的飞跃。

总体而言,幻境鱼灯模式不仅传递技艺,更传承文化精神。该模式将传统鱼灯舞与现代科技结合,使传统文化在年轻人中得到更好的传承与发展。VR技术为用户提供了全新的体验方式,通过虚拟现实技术可以让用户身临其境地体验鱼灯舞教学,带来前所未有的创新感受。幻境鱼灯作为元宇宙文化交流平台,已吸引来自不同国家的学习者参与。通过该平台,各国文化得以交融,促进了国际间的文化交流与理解。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10月30日

    2024

    10月31日

    2024

  • 11月30日 2024

    初稿截稿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虚拟现实大赛组委会
中国虚拟现实大赛指导委员会
承办单位
长春大学
VR中国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