辽东低山丘陵区降雨型地质灾害频发,是中国东北部唯一的地质灾害重点防治区。近年受汛期雨带北抬影响,辽东境内暴雨频率和次生滑坡泥石流灾害链强度协同增加,分析成灾机理与研判灾害风险是当地防灾减灾的迫切需求。以岫岩县哈达碑镇老牛圈沟暴雨滑坡泥石流灾害链为例,在综合分析地质灾害与承灾体调查、无人机测绘、岩土试验和气象观测资料后,梳理了灾害链的成生条件,建立了灾害链典型链动特征和演化过程模型;在机理研究的指导下,整合滑坡稳定性分析法、临滑降雨量预测公式、数值模拟和多指标非线性叠加模型,评估了4种降雨概率下地质灾害链的风险程度;并基于最低合理可行原则,探讨了当地社会对灾害链风险的可接受性。结果表明:1) 参照老牛圈沟孕灾条件,流域斜坡坡高>100m且坡度22º~40º、主沟纵坡降≥144.1‰、山体表层披覆易滑碎石土、沟道物源储量≥6.38×10
4m
3•km
-2且极端雨强≥150mm•d
-1,可作为辽东此类灾害链易发与否的判识标志;2) 辽东暴雨滑坡泥石流灾害链的演化过程分为首发、往复发生和休止阶段,以前两阶段致灾为主,二者核心差异在于除滑坡外,往复发生阶段还有早期灾害残留的沟道松散固体物质参与灾害链动过程;3) 泥石流运动是辽东暴雨滑坡泥石流灾害链的主要致灾环节,流域沟口附近的建筑交通工程本体损坏和内在人员伤亡是灾害链的主要致灾形式;4) 221.2mm•d
-1(

=5%)是岫岩县可接受的致灾性降雨极限,因为降雨强度更高时,老牛圈沟灾害链强度明显提高,危险区加速扩展,社会风险快速增长,超出当地接受程度。以上研究对于辽东低山丘陵区暴雨滑坡泥石流灾害链形成演化机理的丰富和风险防控能力的提升具有重要意义。