MAX相涂层的设计制备及导电耐蚀性能研究
编号:144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5-04-11 22:12:59 浏览:25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暂无开始时间(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暂无持续时间

所在会场:[暂无会议] [暂无会议段]

暂无文件

摘要
金属双极板作为质子交换膜燃料电池(PEMFCs)的核心构件,直接决定电池的制造成本和性能,然而在高温及酸性工作环境下,双极板的腐蚀溶解会导致其电导率和耐蚀特性急剧下降。在众多的防护涂层中,Mn+1AXn相(MAX相)涂层是一大类热力学稳定、具有密排六方结构的层状高性能陶瓷材料,独特层状结构和成键特征,使其兼优异导电、耐腐蚀、高温抗氧化等特性。然而,MAX相涂层的成相温度区间窄,路径复杂,高纯度MAX相涂层的低温制备及其极板表面的导电耐蚀机制尚不明确。于是,我们通过原位TEM技术研究了Cr-Al-C涂层的成相过程,揭示了非晶态优先形成低形成焓的Cr2C,Al原子在热驱动力作用下扩散再形成Cr2AlC的成相机制。随后,采用电弧复合磁控溅射结合退火技术分别得到了不同晶化程度和不同择优取向的Cr2AlC MAX相涂层,并研究了其在PEMFC工作环境下的导电与耐蚀性能。研究结果表明,所有的Cr2AlC涂层均能显著改善不锈钢316L的性能,其界面接触电阻最低值为3.16 mΩ·cm2,最低腐蚀电流密度为2×10-2 μA cm-2。模拟计算表明优异的导电性能归因于Cr2AlC MAX相在费米能级处有较高的电子态密度;良好的耐腐蚀性能是由于在极化测试后,涂层表面形成了钝化膜,钝化膜的形成对基体起到保护作用,从而提高了耐蚀性能。然而,长时间工况下,钝化膜的形成会导致界面接触电阻增高,基于Sn固溶涂层腐蚀后可形成良好导电性的SnO2钝化膜,我们提出Ti2(Al1-xSnx)C固溶体MAX相的设计制备,并研究了其导电耐蚀性能。相关结果不仅有助于设计和发展新型导电耐蚀一体的MAX相涂层材料新体系,也将为发展高性能PEMFCs双极板材料提供重要支撑。
 
关键词
金属双极板,MAX相涂层,原位TEM,固溶,导电耐蚀
报告人
马冠水
副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宁波技术材料与工程研究所

稿件作者
马冠水 中国科学院宁波技术材料与工程研究所
张家阅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王振玉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汪爱英 中国科学院宁波材料技术与工程研究所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09日

    2025

    05月11日

    2025

  • 04月23日 2025

    摘要截稿日期

  • 04月23日 2025

    初稿截稿日期

  • 08月07日 2025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表面工程分会
承办单位
天津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海南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联系方式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