N元素掺杂FeCrAl薄膜的力学性能和抗氦离子辐照性能研究
编号:30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5-03-17 15:24:36 浏览:45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暂无开始时间(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暂无持续时间

所在会场:[暂无会议] [暂无会议段]

暂无文件

摘要
FeCrAl合金具有耐腐蚀、抗辐照性、耐高温氧化性和抗应力腐蚀开裂等优异的性能,被认为是最有前途的事故燃料包壳材料之一。因为中子吸收截面大,FeCrAl包壳需要更薄才能满足中子经济性。在结构材料表面形成 FeCrAl 系合金薄膜,既能保持成熟应用材料的优良力学性能,又可以实现很好的中子经济性,但过薄的薄膜易在振荡、冲击、磨损、辐照等条件下出现破损剥落现象。因此本文通过掺杂N元素的方式提高FeCrAl薄膜的力学和耐辐照性能,采用磁控溅射技术在316奥氏体不锈钢表面制备N元素掺杂的FeCrAl薄膜。采用SEM、XRD、XPS、TEM等手段研究了氦离子辐照前后薄膜微观结构的演化,同时采用纳米压痕法和维氏压痕法评价了薄膜硬度和韧性。结果表明,随着N2流量的增加,沉积态薄膜从BCC结构逐渐向非晶结构转变,N2流量为12 sccm时,薄膜呈现完全非晶状态。此外,沉积态薄膜硬度先增大后减小,N2流量为3 sccm时硬度最大为13.572 GPa。随着N2流量的增加,观察到沉积态薄膜维氏压痕中纵向裂纹转变为周向裂纹,含N薄膜表现出较为优异的韧性。薄膜的抗辐照测试过程中,采用能量为60 keV,通量为3.0×1016 ions/cm2的氦离子辐照,薄膜表面出现氦泡肿胀,在峰值损伤区附近观察到明显的氦泡聚集现象。在N2流量为3 sccm、6 sccm、9 sccm条件下制备的薄膜,其表面氦泡数量明显减少。同时发现辐照导致薄膜结晶程度增加,薄膜出现了晶化现象。此外,氦离子辐照后薄膜硬度明显下降,表现出典型的辐照软化现象,其中N2流量0 sccm的薄膜硬度最小为2.380 GPa,N2流量6 sccm的薄膜保持较高硬度为8.198 GPa。氦离子辐照后,所有薄膜维氏压痕中纵向裂纹消失,并且周向裂纹数量减少,保持了较优异的韧性。
关键词
FeCrAl,薄膜,氦离子辐照,硬度,韧性
报告人
赵鹏翔
在读博士生 西南交通大学

稿件作者
赵鹏翔 西南交通大学
姜欣 西南交通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09日

    2025

    05月11日

    2025

  • 04月23日 2025

    摘要截稿日期

  • 04月23日 2025

    初稿截稿日期

  • 08月07日 2025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表面工程分会
承办单位
天津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海南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联系方式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