四面体非晶碳(ta-C)薄膜的多层结构设计及其表面性能研究
编号:342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5-04-20 19:44:28 浏览:4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暂无开始时间(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暂无持续时间

所在会场:[暂无会议] [暂无会议段]

暂无文件

摘要
四面体非晶碳(ta-C)薄膜作为类金刚石碳(DLC)材料的重要分支,因其高sp³键含量(>50%)展现出类金刚石的超硬特性(>50 GPa)、超低摩擦系数(<0.1)及优异的化学惰性,在精密机械、海洋装备、生物医学等领域的极端工况下具有重要应用潜力。然而,高残余应力与界面结合力不足等问题限制了其工程化应用。本研究基于过滤阴极真空电弧(FCVA)技术,通过基底偏压调控与软/硬多层结构设计,系统优化ta-C薄膜的力学、摩擦学及耐腐蚀性能。实验表明,单层ta-C薄膜在-100 V偏压下sp³键含量达65.15%,兼具高硬度(61 GPa)、低摩擦系数(0.095)、优异耐磨性(磨损率1.95×10⁻⁸ mm³/N·m)与耐腐蚀性(3.5 wt% NaCl溶液中腐蚀电流密度3.08×10⁻⁸ A/cm²)。进一步提出软(-400 V)/硬(-100 V)交替多层结构,通过界面强化效应显著降低残余应力(从-4.17 GPa降至-0.54 GPa),并提升综合力学性能(硬度55.72 GPa,弹性模量483.52 GPa)。该结构在摩擦过程中诱导石墨化转移膜形成,使摩擦系数稳定于0.093,磨损率低至4.82×10⁻⁸ mm³/N·m,同时展现超高耐腐蚀性(腐蚀电流密度9.55×10⁻¹⁰ A/cm²,防护效率98.7%)。本研究为ta-C薄膜在精密刀具与模具涂层、光学器件与传感器防护、海洋工程与耐腐蚀部件、生物医学植入器械、人工关节涂层及航空航天耐磨部件等领域的应用提供了理论支持与技术方案,尤其适用于需同时满足超低摩擦、耐磨损与长效防腐的复杂工况。
关键词
四面体非晶碳(ta-C)薄膜,过滤阴极真空电弧(FCVA),摩擦学性能,耐腐蚀,类金刚石涂层
报告人
郭可升
副研究员 季华实验室

稿件作者
郭可升 季华实验室
杨振怀 季华实验室
胡强 季华实验室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09日

    2025

    05月11日

    2025

  • 04月23日 2025

    摘要截稿日期

  • 04月23日 2025

    初稿截稿日期

  • 08月07日 2025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表面工程分会
承办单位
天津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海南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联系方式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