动态电流调控微弧氧化陶瓷膜双向生长特性及硬度分布研究
编号:387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5-04-21 20:10:17 浏览:105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5年05月11日 15:10(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5min

所在会场:[M] 微弧氧化及液态等离子体技术论坛 [M2] 下午场

暂无文件

摘要
铝合金因具有密度低、高导热和加工性良好等优异特性被广泛应用于发动机缸体材料,为实现铝制发动机的轻量化、低摩擦和长寿命目标,本研究采用动态电流调控微弧氧化技术,在铝合金表面原位构筑耐磨抗擦的氧化铝陶瓷膜。本文首先系统研究了阴/阳极脉冲强度及比例对陶瓷膜生长机制及调控策略,为微弧氧化陶瓷膜提供理论及数据支撑。首先研究了阴/阳极脉冲强度及比例下微弧氧化过程中的放电行为、生长动力学以及微观结构,发现强阴极脉冲显著影响放电的位置以及粒子传质行为,阴极脉冲的增强使陶瓷膜趋向于内部放电与向内生长,放电热环境循环致使陶瓷膜呈现软-硬-软的硬度分布规律,形成了约20μm-30μm宽的高硬度区。基于此,研究了氧化时间对陶瓷膜生长的影响,结果表明,陶瓷膜生长前期主要以基体参与放电氧化为主,后期为阴极作用导致的“软”火花放电为主,表现为表面电解液阴离子沉积以及氧元素向内迁移导致向内生长以及内部放电主导。“软”火花放电期间陶瓷膜始终呈现软-硬-软的硬度分布规律。最后,基于上述机理,通过在特定时刻介入主动调节阴/阳极脉冲的强度对阳极反应电压进行一定区间内的升降控制,以主动调控放电强度诱使陶瓷膜致密生长。结果表明:与恒流模式相比,在达到峰值电压前30V介入,通过调控阳极电压控制电压区间在480-520V的动态电流模式使膜层生长速率提升至1.3μm/min,增长30%,密度从0.0018 g/mm³提高至0.0021 g/mm³,且显著提升了硬度分布的均匀性。经6小时发动机性能检测台架试验,微弧氧化陶瓷涂层相较于Ni-SiC涂层低温下摩擦系数降低23.2%-38.4%,高温下降低14.2%-31.5%,油耗最高降低11.72%。
关键词
微弧氧化;硬质陶瓷膜;阴极电流;硬度分布;铝合金缸体
报告人
刘志铭
研究生 西安交通大学电工材料电气绝缘全国重点实验室

稿件作者
刘志铭 西安交通大学电工材料电气绝缘全国重点实验室
李昊旻 西安交通大学电工材料电气绝缘全国重点实验室
孔诗琴 西安交通大学
耿英三 西安交通大学电工材料电气绝缘全国重点实验室
雷厉 Zhuji Sino Russian Joint Materials Laboratory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09日

    2025

    05月11日

    2025

  • 05月11日 2025

    注册截止日期

  • 05月14日 2025

    摘要截稿日期

  • 05月14日 2025

    初稿截稿日期

  • 08月07日 2025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表面工程分会
承办单位
天津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海南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联系方式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