PEM电解水制氢双极板表面防护涂层设计及腐蚀行为研究
编号:414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5-04-28 14:27:56 浏览:49次 特邀报告

报告开始:2025年05月11日 15:55(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20min

所在会场:[J] 能源材料表面工程及应用技术论坛 [J2] 下午场

暂无文件

摘要
质子交换膜(PEM)电解水技术具有产出氢气纯度高、工作电流密度高及动态响应速度快的特性,在有效整合波动性太阳能及其他可再生能源制氢领域中应用前景广阔。在PEM电解水过程中,阳极侧的高电位、强酸性环境及高温条件对常用金属钛双极板的耐腐蚀性构成严峻挑战,同时,其表面形成的低导电率氧化膜增大了与气体扩散层之间的界面接触电阻(ICR),严重影响了电解水制氢的效率。因此,改善钛双极板的耐腐蚀性能和导电性能是PEM水电解技术亟待解决的问题。基于此,本研究采用磁控溅射技术,以商业钛板为基底,在其表面设计并制备Nb、Ta和Ti等不同金属涂层,通过模拟工况下的腐蚀行为和腐蚀前后导电性能的研究,探究腐蚀界面演变规律,对比发现Nb涂层由于NbO2的生成表现出最低的ICR。因此,进一步调控关键工艺参数优化Nb涂层微观结构,结果表明,偏压为100V时的粗糙度和晶粒尺寸最小,电化学测试表现出优异的耐腐蚀性能,极化电阻高达223 KΩ,孔隙率仅为3%。此外,细小的晶粒尺寸也有效增加了活性位点数量,从而促进了钝化膜中NbO2相的形成,减缓了ICR的增加速度,并且O2-和SO42-在涂层表面的竞争性吸附降低了O2⁻在低pH电解质中的扩散速率,阻碍钝化膜的形成。研究工作将为PEM电解水制氢钛双极板表面的改性防护设计和商业化应用提供实验基础。
 
关键词
PEM电解水,双极板,金属涂层,腐蚀性能,接触电阻
报告人
尚伦霖
副研究员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稿件作者
尚伦霖 中国科学院兰州化学物理研究所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5月09日

    2025

    05月11日

    2025

  • 05月11日 2025

    注册截止日期

  • 05月14日 2025

    摘要截稿日期

  • 05月14日 2025

    初稿截稿日期

  • 08月07日 2025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机械工程学会表面工程分会
承办单位
天津大学
中国地质大学(北京)
海南大学
北京科技大学
联系方式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