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高塔平台的气态组分垂直观测技术研发与应用
编号:417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5-03-28 13:50:03 浏览:31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2025年04月20日 15:05(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5min

所在会场:[S3-8] 专题3.8 大气立体观测技术与应用 [S3-8] 专题3.8 大气立体观测技术与应用

暂无文件

摘要
获取对流层底部大气中关键气态化学组分的垂直观测数据是深入解析区域二次污染成因机制和制定有效防控策略的重要前提,但目前其垂直观测信息仍然十分缺乏,难以满足需求。基于此,本研究以高塔平台为依托,针对不同高度搭建采样管路,在地面配备多种在线分析仪器,循环测量不同高度样气,获取挥发性有机物、臭氧、氮氧化物(NOx)、温室气体等关键化学组分的高时间分辨率垂直梯度观测数据。为获取可靠的观测数据,本研究首先对各类化学组分在400 m采样管路中的驻留时间和设备响应时间等进行实验测试与计算分析,并结合使用大气化学盒子模式,对其在采样管路中的化学损耗进行量化评估。此外,为验证所设计梯度观测系统和观测方案在实际环境大气中的应用效果,本研究相继在深圳石岩气象梯度观测塔、中科院大气物理研究所铁塔(北京)和石家庄电视铁塔等国内知名高塔建筑上开展示范应用,获取了丰富的大气组分高时间分辨率(10 s)垂直梯度观测数据,并且外场观测观测数据均表明该观测技术能够有效测量获取较为全面的气态组分浓度高时间分辨率垂直观测数据。基于获取的观测数据,已经开展了边界层大气中关键化学组分的垂直分布特征规律表征、臭氧生成机制垂直变化及调控因子解析、边界层臭氧收支量化、挥发性有机物溯源与排放量化、温室气体溯源与排放量化等方面的研究。
关键词
立体观测,二次污染物,高塔,边界层,臭氧
报告人
李小兵
副教授 暨南大学 环境与气候研究院

稿件作者
李小兵 暨南大学 环境与气候研究院
袁斌 暨南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4月17日

    2025

    04月21日

    2025

  • 04月10日 2025

    初稿截稿日期

  • 04月20日 2025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承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联系方式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