帕米尔高原东部暖季降水与海拔的关系:特征与机理
编号:491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5-03-31 09:26:05 浏览:27次 张贴报告

报告开始:2025年04月18日 08:45(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1min

所在会场:[PO] 墙报 [po] 墙报

暂无文件

摘要
基于2010-2019年暖季(4-9月)帕米尔高原东部286个气象站的日降水量资料,分析帕米尔高原东部及不同流域降水-海拔关系的特征及主导因素。发现在帕米尔高原东部,最大降水高度(MPA)主要位于中海拔(2400-2800米);MPA以下的正降水梯度为10毫米/100米;MPA 以上的负降水梯度为12毫米/100米;在4400米以上可能存在另一个MPA。不同流域的降水与海拔的关系不同。喀什噶尔河流域的MPA(2400-2800米)高于叶尔羌河流域(2000-2400米);在MPA以下,叶尔羌河流域的降水梯度(14毫米/100米)比喀什噶尔河流域(11毫米/100米)更为显著;在MPA以上,喀什噶尔河流域和塔什库尔干河流域的降水梯度分别为-7毫米/100米和7毫米/100米。对流有效势能(CAPE)和抬升凝结高度(LCL)在帕米尔高原东部降水-海拔关系中起着明显的作用,其中对流有效势能的影响更为显著。
 
关键词
最大降水高度,降水梯度,帕米尔高原,物理机制
报告人
姚梦莹
研究实习员 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

稿件作者
姚梦莹 中国气象局乌鲁木齐沙漠气象研究所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4月17日

    2025

    04月21日

    2025

  • 04月10日 2025

    初稿截稿日期

  • 04月20日 2025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承办单位
中国科学院大气物理研究所
联系方式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