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7 / 2025-02-28 15:23:31
海洋生物毒素气溶胶生成机制和健康效应
海洋生物毒素,生物气溶胶,人群健康效应
摘要待审
武艳 / 山东大学
海洋生物毒素可通过食物链富集引起鱼贝、哺乳动物、人体疾病,危害人体健康同时造成严重经济损失。近年来,研究发现海洋生物毒素也可气溶胶化进入大气环境,并通过呼吸暴露造成负面健康效应。因此,开展大气海洋生物毒素的分布特征和健康风险研究具有重要意义。本研究采集了不同城市不同季节的干沉降样品,分析海洋生物毒素的种类和浓度特征,并通过健康风险评估模型评估其通过呼吸和暴露引起的潜在健康风险。结果表明,不同城市的干沉降样品中目标毒素浓度范围为0.22pg/m3-205.24ng/m3。大田软海绵藻酸、软骨藻酸、河豚毒素、石房蛤毒素、扇贝毒素和ω-芋螺毒素是全球首次在大气干湿沉降样品中检测到的毒素种类。沿海大气干沉降中的海洋生物毒素季节变化最为显著,大部分毒素的最高浓度均出现在夏季。基于呼吸暴露模型,研究发现大部分海洋生物毒素细颗粒物可沉积在肺泡区域中,这种细颗粒的沉积可能导致肺功能下降并引起人类呼吸系统功能紊乱。基于动物暴露模型,研究还发现海洋生物毒素气溶胶可导致大鼠细支气管上皮局少量细胞坏死脱落,部分肺泡壁发生断裂。本研究为更全面地揭示大气干沉降的污染物种类和浓度水平提供了理论参考,为评估沿海气溶胶的人体健康风险提供了新思路。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3月21日

    2025

    03月23日

    2025

  • 03月19日 2025

    初稿截稿日期

主办单位
北京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
复旦大学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承办单位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所
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浙江省预防医学会
内蒙古师范大学环境健康研究院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