28 / 2025-03-07 17:32:33
北京某地大气PM2.5中细菌及抗性基因分布和影响因素研究
PM2.5,细菌,抗性基因,环境因素,二代宏基因组测序
摘要待审
姚巧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
赵夕缈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
祝浩然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
丁培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
毛怡心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
孙宗科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营养与健康所
唐宋 /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与健康相关产品安全所
耐药菌和抗性基因(Antibiotic resistance genes,ARGs)的环境传播已成为全球性的公共卫生问题,对生态环境及人类健康造成了严重威胁。大气细颗粒物(Particulate Matter 2.5, PM2.5)作为一个潜在储藏库,是细菌耐药性环境传播和人体呼吸暴露的重要环节。因此,亟需对大气PM2.5中细菌及其抗性基因进行系统深入的研究,解析环境因素在PM2.5中耐药菌和耐药基因传播链条中的角色和风险,进一步预防和控制耐药性传播。本研究采集北京某地2022年10月至2023年4月的大气PM2.5滤膜样本,基于二代宏基因组测序分析PM2.5中细菌及抗性基因的分布特征和变化趋势,并评估环境因素(气象因素、气态污染物及抗生素)对细菌和抗性基因的影响,筛选其关键影响因素。结果显示:(1)大气PM2.5中优势菌门为放线菌门、变形菌门和厚壁菌门, 重污染天时拟杆菌门上升为第三位优势菌门,且酸杆菌门和红杆菌属相对丰度明显增高,提示其可能是污染天的指示菌。(2)共鉴定出53个核心ARGs亚型基因,大部分属于多重耐药基因,共检测到39种临床相关的 ARGs亚型基因,大部分属于β-内酰胺类耐药基因,其中CARB-16OXA-347TEM-116相对丰度较高,提示临床相关耐药基因已在环境中存在一定流行趋势。(3)网络共现分析显示大部分致病菌与核心ARGs存在关联。基于随机森林模型发现AQI、PM10、温度和PM2.5是细菌香农指数主要影响因素;相对湿度、温度和O3对是ARGs丰度主要影响因素,其次是CO、AQI、PM2.5、PM10、四环素类、磺胺类和喹诺酮类抗生素(P<0.05)。研究结果为阐明大气细菌和抗性基因在环境中的暴露水平及其健康风险研究提供数据支持,为进一步预防和控制空气耐药性传播提供理论依据。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3月21日

    2025

    03月23日

    2025

  • 03月19日 2025

    初稿截稿日期

主办单位
北京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
复旦大学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承办单位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所
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浙江省预防医学会
内蒙古师范大学环境健康研究院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