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1 / 2025-03-12 11:37:50
原位生成H2O2增效Bi基光催化材料室内空气灭菌技术
空气灭菌;生物气溶胶;Bi2.15WO6;光催化;紫外线
摘要待审
范莹莹 / 天津大学
刘俊杰 / 天津大学环境科学与工程学院
光催化生成氧化自由基是灭活空气中病毒、细菌的有效方法,然而气相催化灭菌的潜在机制仍不清楚。本研究合成了自掺杂Bi2.15WO6并制备涂层,在实验室搭建的灭菌实验装置中验证效果,另外采用探针的化学反应方法对光催化产物进行收集并表征。研究结果表明,在Bi2.15WO6涂层存在的情况下,当停留时间为12.9s时,E.coliS. aureus在紫外照射下的LDE(对数灭菌效率)值分别为3.82和3.07,而在UV单独照射的情况下,LDE值分别为2.74和1.76,说明光催化涂层显著提高了LDE。此外,经过30次重复循环后,E.coli和S. aureusLED分别下降了3%和6%,表明该催化涂层具有较高的稳定性。2,7-二氯荧光素(DCF)荧光实验和SEM分析表明,Bi2.15WO6产生的活性氧(ROS)有效地破坏了细胞结构,实现了细胞的完全灭活。N,N-二乙基-对苯二胺硫酸盐(DPD)和自由基捕获实验进一步表明H2O2是主要的氧化物质,其产率与LDE值成线性正比。产生的H2O2在紫外线照射下进一步分解为 •OH,杀死细菌。由于空气中的H2O是生成H2O2的良好供H体,因此一定程度上增加相对湿度有利于H2O2的原位生成。然而,FFA和NBT实验表明,1O2和O2•-在该杀菌系统中的贡献微弱。拉曼分析和DPD实验进一步证实了,在Bi2.15WO6上存在表面≡Bi-OO•超氧和/或≡Bi-OOH过氧基团的中间物质的存在,它们是H2O2的前体,阐明了原位生成H2O2的机制。此外,与3-D过滤器结合,通过耦合物理拦截的方式,增加UV照射剂量及自由基分布,从而明显提高杀菌效率。本研究不仅丰富了对Bi2.15WO6催化涂层在空气中产生的氧化物质的认识,也为气相光催化的强效杀菌机理提供了新的见解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3月21日

    2025

    03月23日

    2025

  • 03月19日 2025

    初稿截稿日期

主办单位
北京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
复旦大学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承办单位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所
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浙江省预防医学会
内蒙古师范大学环境健康研究院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