44 / 2025-03-12 21:28:53
灭菌环境高密度人群对话情境下人际生物气溶胶传输研究
微生物组,微生物测序,人际传播,灭菌环境舱,呼吸暖体假人
摘要待审
浮钰琪 / 清华大学
刘荔 / 清华大学
目的:本研究旨在探究高密度人群对话情境下,五名真人志愿者向呼吸暖体假人的微生物传输情况,并评估全面通风对近距离空气微生物的稀释效果。

方法:实验在一间容积为43.75 m³的灭菌环境舱中进行,五名志愿者进行为期三小时的高强度讨论。通风系统维持2次/h的换气率,其中30%–40%为洁净空气,60%–70%为经H13级过滤器处理的循环空气。以消毒后的呼吸暖体假人作为微生物接收体,采集其呼吸区空气样本(AMBZ)、送风口空气样本(AAI)、桌面中心表面样本(SDC)及假人胸口表面样本(SMC)。

结果:细菌分析显示,AMBZ样本中3.36%的操作分类单元(OTUs)及SMC样本中93.00%的OTUs可归因于人类活动;真菌分析表明,AMBZ样本中97.21%的OTUs及SMC样本中98.77%的OTUs与人类活动相关。在SMC和AMBZ样本中均检测到链球菌属(Streptococcus)、假单胞菌属(Pseudomonas)和甲基杆菌属(Methylobacterium)等常见呼吸道细菌,而葡萄球菌属(Staphylococcus)、棒状杆菌属(Corynebacterium)和乳杆菌属(Lactobacillus)仅见于SMC样本。此外,曲霉属(Aspergillus)和马拉色菌属(Malassezia)等人体相关真菌在两类样本中均有检出,而念珠菌属(Candida)、枝孢霉属(Cladosporium)、交替单胞菌属(Alternaria)和镰刀菌属(Fusarium)仅见于SMC样本。

结论:对话过程中释放的微生物可导致显著的人际传播,且真菌对呼吸暖体假人的作用高于细菌。AMBZ与AAI样本的相似性表明,循环风送风口在微生物再分布中起重要作用,但其稀释效果有限。本研究揭示了人际微生物传播的风险及病原性呼吸道微生物的存在,并指出低换气率下的全面通风难以有效稀释人源性生物气溶胶,因此需采取个性化通风策略以降低近距离传播风险。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3月21日

    2025

    03月23日

    2025

  • 03月19日 2025

    初稿截稿日期

主办单位
北京大学
广东工业大学
复旦大学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承办单位
中国疾病预防控制中心环境所
浙江省疾病预防控制中心
浙江省预防医学会
内蒙古师范大学环境健康研究院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