101 / 2025-03-31 20:10:06
Alpine oak leaf carbon isotopes and n-alkanes across environmental gradients on the southeastern margin of the Tibetan Plateau: paleoenvironmental implications
Quercus section Heterobalanus; Leaf carbon isotope; n-Alkanes; Altitude gradients; Tibetan Plateau; Paleoenvironment
摘要录用
根明 罗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水清 梁 / 中国地质大学(武汉)
重建青藏高原的古环境是理解其隆起和气候演变的关键。植物来源的脂质生物标志物(例如 n-烷烃)对环境变化高度敏感,是强大的重建工具。高山橡树 (Quercus section Heterobalanus) 是重建过去气候和环境条件的有前途的材料,因为它们在青藏高原 (SEMTP) 东南边缘分布广泛且拥有丰富的化石记录。然而,对高山橡树叶蜡构烷烃组成与气候关系的了解有限,限制了它们在 SEMTP 古环境研究中的应用。在这项研究中,我们分析了三种大叶高山栎种 (Q. guyavifoliaQ. aquifolioidesQ. longispica) 沿 SEMTP 海拔梯度的叶碳同位素 (δ¹³C) 和叶蜡烷烃组成。研究发现,δ¹³C叶片构烷烃组成 (∑alk) 分别与海拔呈正相关,与温度和降水呈负相关,而平均链长 (ACL) 随着海拔的增加以及温度和降水的降低而减小。这些发现突出了这些替代指标在 SEMTP 中古海拔和古气候重建的潜力。此外,与单代理方法相比,基于多代理的模型显著降低了古环境重建的不确定性。本研究为检查植物对气候的反应和使用叶化石生物标志物推断 SEMTP 中的古环境提供了重要的替代指标。我们使用 δ¹³C结合高山橡树叶化石 (Q. heqingensis) 的 ACL 对上新世晚期和清 (NW 云南) 古隆起进行了两个化石样本重建。古海拔与现代值和来自成因碳酸盐稳定同位素古测时法的估计一致。化石叶蜡生物标志物显示出古环境重建的前景,未来的研究应该探索更多具有广泛新生代化石记录的植物分类群。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6月10日

    2025

    06月13日

    2025

  • 04月15日 2025

    初稿截稿日期

主办单位
National Natural Science Foundation of China
Geobiology Society
National Committee of Stratigraphy of China
Ministry of Science and Technology
Geological Society of China
Paleontological Society of China
Nanjing Institute of Geology and Palaeontology, Chinese Academy of Sciences (CAS)
Institute of Vertebrate Paleontology and Paleoanthropology, CAS
International Commission on Stratigraphy
International Paleontological Association
承办单位
State Key Laboratory of Biogeology and Environmental Geology, China University of Geosciences (CUG, Wuhan)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