钢-UHPC界面摩擦系数与微观传力机理
编号:110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5-08-07 19:56:42 浏览:11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暂无开始时间(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暂无持续时间

所在会场:[暂无会议] [暂无会议段]

演示文件

提示:该报告下的文件权限为仅限参会人,您尚未登录,暂时无法查看。

摘要
钢与超高性能混凝土之间的界面摩擦力可以显著提高钢-超高性能混凝土组合结构的剪切承载能力和疲劳性能。目前对界面摩擦的研究主要集中在钢-混凝土界面的摩擦系数(COF)。然而,由于超高性能混凝土与普通混凝土在材料性能和组成上存在很大的差异,用钢-普通混凝土界面的COF来评价钢-超高性能混凝土的界面性能可能存在争议且缺乏准确性。本文研究了钢板与现浇超高性能混凝土界面上的应力集中系数,并考虑了钢板粗糙度和界面法向应力对应力集中系数的影响。比较了钢-UHPC和钢-NC的COF。实验结束后,用显微镜对钢板表面组织进行了测试。建议在界面法向应力水平为0.803~9 MPa的情况下,超高性能混凝土与普通碳纤维混凝土和天然钢板之间的粘结系数应分别为0.803和0.704。现有的钢-超高性能混凝土结构数值分析采用的COF偏于保守,与本文的推荐值相比低估了37.73%~62.64%。当钢-超高性能混凝土试件的钢板粗糙度增加1.324倍时,钢-超高性能混凝土试件的抗弯强度最大提高11.75%。然而,当界面正应力增加17倍时,钢-超高性能混凝土界面的COF最大下降了12.57%。与钢-NC试件相比,钢-超高性能混凝土在界面正应力为0.5 Mpa时,COF最大提高了14.25%;在界面正应力为9 Mpa时,COF最大提高了12.98%。
关键词
Composite structure;Coefficient of friction;Steel-UHPC;Surface roughness;Normal stress
报告人
李利
硕士研究生 重庆交通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8月15日

    2025

    08月17日

    2025

  • 08月08日 2025

    初稿截稿日期

  • 08月16日 2025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8月17日 2025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兰州交通大学
同济大学
承办单位
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