低延性钢筋混凝土柱地震损伤特性及抗震性能分析研究
编号:32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5-07-29 21:58:18 浏览:70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暂无开始时间(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暂无持续时间

所在会场:[暂无会议] [暂无会议段]

暂无文件

摘要
超长服役或遭受腐蚀介质侵蚀的钢筋混凝土柱在强震作用下易发生低延性弯剪破坏,因而引发整体结构发生严重破坏或倒塌,给人们的生命财产安全带来巨大的挑战。究其原因主要是,强震作用下钢筋混凝土结构的低延性破坏机理和相关抗震分析方法尚不明确。本报告针对上述问题开展相关研究,建立了考虑循环荷载作用历史的弯剪破坏型钢筋混凝土柱地震损伤分析模型及低延性结构抗震性能评估方法,实现了对劣化老旧钢筋混凝土结构损伤特性及抗震性能准确评估。
 
关键词
暂无
报告人
张勤
教授 Hohai University

张勤,工学博士(博士后),河海大学土木工程学科教授,博士生导师,现任河海大学结构工程教师党支部书记。博士毕业于大连理工大学结构工程专业,曾先后于河海大学、同济大学土木工程博士后流动站开展研究工作,主要从事多灾害作用下工程结构性能演化与提升相关理论及关键技术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青年项目、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面上/青年项目、中国博士后科学基金面上项目及企业开发研究类项目等10余项,参加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等国家级项目10项;在《ASCE-Journal of Structural Engineering》《Engineering Structures》《Construction and Building Materials》《Structure and Infrastructure Engineering》《Bulletin of Earthquake Engineering》及《建筑结构学报》等国内外学术期刊共发表论文80余篇,其中SCI、EI收录40余篇;授权发明专利13件、实用新型专利9件;参编行业规范2部,主编著作、教材共3部;荣获中国公路学会科学技术二等奖1项,国家教学成果二等奖1项、江苏省教学成果特等奖1项,河海大学教学成果特等奖2项,国家、省、校级教学竞赛奖5项,河海大学“优秀主讲教师”、“青年岗位标兵”、“钱家欢奖教金一等奖”、“十佳本科生学科竞赛指导教师”及“本科毕业设计优秀指导教师”等荣誉;主持江苏省线上线下混合式一流本科课程1门,指导大学生学科竞赛获国际、国家及省级奖共20余项。兼任多个专委会理事(委员)、期刊青年编委及审稿专家。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8月15日

    2025

    08月17日

    2025

  • 08月08日 2025

    初稿截稿日期

  • 08月16日 2025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8月17日 2025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兰州交通大学
同济大学
承办单位
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