震致撞击作用下高铁桥墩动力行为试验研究与理论分析
编号:37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5-07-30 17:18:32 浏览:66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暂无开始时间(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暂无持续时间

所在会场:[暂无会议] [暂无会议段]

暂无文件

摘要
地震致碰撞已经被认为是影响结构地震行为的关键因素之一。碰撞可能会导致构件的局部损伤。此外,碰撞所产生的冲击荷载 也会影响整体结构的地震响应。本研究首先通过对缩尺桥墩(1/20)的多次连续冲击测试,研究了高铁桥墩在震致墩顶水平冲击荷载作用下的力学行为,测试参数包括冲击速度和质量、锤头材质、桥墩高度和冲击方向等。结果表明,一个典型的碰撞过程包括三个阶段,即碰撞阶段I、碰撞分离阶段和碰撞阶段II。其中,阶段I具有较短的持时但会产生较大的碰撞力;阶段II持时较长但碰撞力较小。在阶段I,冲击荷载主要由构件中的惯性力来平衡;在阶段II,由惯性力和恢复力来共同平衡。墩顶位移峰值主要受碰撞冲量影响;而加速度峰值主要取决于碰撞力峰值。其次,考虑材料的应变率效应,基于ANSYS/LS-DYNA建立了高铁桥墩受震致墩顶水平冲击有限元模型,研究了在冲击荷载作用下桥墩中的内力传递。结果表明,由于惯性效应导致的结构振动,在冲击荷载作用下的构件内力响应与在拟静力作用下显著不同,桥墩截面弯矩发生振荡,同时在墩顶截面处出现了较大的反向弯矩。最后,提出了受震致墩顶水平冲击作用的高铁桥墩响应的简化计算方法,该方法将桥墩简化为单自由度体系,将冲击荷载按照碰撞冲量和持时不变的原则等效为矩形脉冲荷载,通过冲击谱即可获得桥墩最大响应。相较于试验和数值模拟结果,该方法计算的墩顶位移峰值和墩底弯矩峰值误差在15%以内,具有较好的精度。
关键词
暂无
报告人
孟栋梁
副教授 中南大学

孟栋梁,男,中南大学-奥克兰大学联合培养博士,主要从事桥梁抗震及减隔震等方面的研究,现就职于中南大学土木工程学院,任特聘副教授。入选国家“博新计划”,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湖南省自然科学基金青年项目1项、中国博士后面上项目1项,参与包括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中国中铁股份有限公司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重大专项课题、中国铁路总公司科技研究开发计划重点课题等各类纵、横向课题10余项。在《Engineering Structures》、《Soil Dynamics and Earthquake Engineering》和《土木工程学报》等期刊上发表SCI/EI论文40余篇,获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项,博士学位论文入选湖南省优秀博士学位论文”。获第26届澳洲结构及材料力学国际会议(ACMSM26)最佳年轻学者奖(Best Young Researcher Award)。目前任《Materials》期刊客座编辑、《铁道科学与工程学报》青年编委。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8月15日

    2025

    08月17日

    2025

  • 08月08日 2025

    初稿截稿日期

  • 08月16日 2025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8月17日 2025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兰州交通大学
同济大学
承办单位
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