多断层破裂型强震作用下桥梁震损机理与地震响应分析
编号:61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5-08-02 19:06:56 浏览:93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暂无开始时间(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暂无持续时间

所在会场:[暂无会议] [暂无会议段]

暂无文件

摘要
我国交通运输体系持续向川滇藏等活动断层密布区域布局,该区域强震频发,近二十年已发生9次震级为7级以上强震,其中5次强震是由多条断层级联破裂形成,致使地震动波场相互干涉叠加,地震动呈多波段序列冲击特征,导致桥梁结构震损严重。当前世界范围内多断层破裂型地震动记录数量不足,对其工程特性缺乏深刻认识,对多波段序列冲击与桥梁震损的定量关系尚不明晰。基于此,系统研究了密集活断层区域多断层破裂机制及其对桥梁结构抗震性能的影响。基于谱元法建立了多断层模型,研究了断层间距、断层夹角、成核区位置、断层面初始剪应力等参数对地震动的影响;对比分析了多峰地震动与单峰地震动作用下结构位移和能量响应,提出了合理表征考虑多波段及冲击效应的结构附加损伤指标;对比分析了多峰与单峰地震动作用下桥梁结构的地震响应规律,揭示了多峰冲击效应的致损机理与动力放大机制,通过增量动力分析方法,得到了桥梁关键构件及体系的易损性曲线,进而对断层密布区桥梁的抗震性能进行了评估。
关键词
暂无
报告人
李帅
教授 东南大学

李帅,东南大学青年首席教授,国家级青年人才。担任南京土木建筑学会常务理事兼常务副秘书长,《长安大学学报》、《Smart Construction》等期刊青年编委。主要围绕活断层桥梁抗震及超高性能混凝土桥梁结构开展研究,主持国家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江苏省自然科学基金项目2项,参与“十四五”国家重点研发计划课题2项;主持张靖皋长江大桥、引江济淮等桥梁工程科研项目4项。在EESD、ASCE、土木工程学报等国内外权威期刊发表论文50余篇;出版学术专著1部;授权国家发明专利10余项;参编标准规范2部,成果入选江苏省行业领域十大科技进展。获得刘恢先地震工程奖学金等荣誉,入选江苏省科协青年科技人才托举工程,获2022年教育部科技进步一等奖、2023年江苏省科学技术一等奖等省部级奖励3项。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8月15日

    2025

    08月17日

    2025

  • 08月08日 2025

    初稿截稿日期

  • 08月08日 2025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 08月17日 2025

    注册截止日期

主办单位
兰州交通大学
同济大学
承办单位
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
中国建筑第六工程局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