双极性脉冲荷电凝并强化脱除PM1研究
编号:2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5-08-11 15:13:25 浏览:15次
口头报告
摘要
针对传统直流荷电及低频毫秒长脉冲、纳秒短脉冲在超细颗粒物(PM₁)荷电与脱除过程中存在的效率低、荷电不充分等问题,本文提出一种基于微秒脉冲放电的双极性多通道荷电器。系统研究了线-板式、线-线式及针-板式三种典型放电结构在微秒脉冲激励下的电晕特性与伏安(V-I)特性,对比分析了不同结构与脉冲电压参数对PM₁在单极性脉冲条件下的荷电性能影响。进一步结合多通道双极性荷电与库仑凝并过程,采用粒子图像测速技术(PIV)对凝并区域的气流场与颗粒动力学行为进行可视化观测。实验结果表明:在相同脉冲峰值电压条件下,线-线式放电结构产生的峰值电流最大,电晕电流较其他结构提升达200~1000 mA,表现出更强的放电能力;其中,PM₁在正脉冲下的最大荷电量超过+1200 eC,负脉冲下可达-1800 eC。同时,线-板与线-线结构在荷电空间内展现出更均匀的电晕分布特性。电凝并实验结果显示,经双极性荷电后,亚微米及纳米级颗粒数量浓度显著降低,接近1 μm粒径段颗粒浓度相应增加,表明发生了有效的颗粒凝并过程,PM₁的电凝并效率可提升26%。PIV观测显示,凝并主要发生于双极性气流交汇区域,伴随明显的涡旋结构与颗粒交叉碰撞行为,显著促进颗粒团聚。
发表评论