基于全氟烷氧基烷烃(PFA)的压电纤维和智能织物
编号:53 访问权限:仅限参会人 更新:2025-08-11 15:38:10 浏览:7次 口头报告

报告开始:暂无开始时间(Asia/Shanghai)

报告时间:暂无持续时间

所在会场:[暂无会议] [暂无会议段]

暂无文件

摘要
面向人工智能物联网时代的下一代柔性可穿戴系统,亟需一种既可通过传统纺织工艺无缝集成,又能在日常洗涤、弯折、拉伸中保持柔软、透气、可水洗的先进功能纤维。本研究以全氟烷氧基烷烃(PFA)压电驻极体为核心,提出适合工业连续化生产的莲藕状微孔同轴结构压电纤维。该纤维由芯电极、PFA压电驻极体层、接地/屏蔽层及耐候护套四层同轴嵌套而成,直径仅0.3–0.4 mm,可像普通纱线一样在工业织机上高速编织成袜子、护膝、紧身衣等任意形态的智能织物。在建立力-电耦合理论模型的基础上,通过多物理场仿真对芯径、PFA层厚度、支撑梁曲率及空间电荷分布进行了多目标优化,所得350 m示范卷装纤维在0.1 MPa静水压下灵敏度达3.5 pC N-1,径向谐振频率15 kHz,且在-79 oC至150 oC的极端温区内性能衰减低至2 %以内。将该压电纤维与传统毛线编织而成的智能织物,保留有柔弹、透气、可水洗等传统织物特性外,能够实时捕捉脉搏、呼吸、关节屈伸、步态等生物力学信号,满足居家养老、运动健康、远程医疗等应用场景的需求;同时,其低温柔韧与高温稳定特性,使其能够用于极地探险服、宇航员舱外服、消防员近火防护服等极端场景,完成生命体征与姿态的双重监测。
 
关键词
压电纤维;智能织物;压电驻极体;PFA
报告人
张晓青
教授 同济大学

稿件作者
张晓青 同济大学
发表评论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评论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09月19日

    2025

    09月22日

    2025

  • 08月20日 2025

    初稿截稿日期

主办单位
中国物理学会静电专业委员会
承办单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电磁环境效应国家级重点实验室
无锡研平电子科技有限公司
联系方式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