香山科学会议是由国家科学技术部(原国家科委)于1992年倡导发起,在科技部和中国科学院的共同领导和支持下于1993年4月正式创办,相继得到科技部、中科院、国家自然科学基金委员会、中科院学部、中国工程院、教育部、中央军委科学技术委员会、中国科学技术协会、国家卫生和计划生育委员会、农业部和交通运输部等部门的联合支持。香山科学会议是我国科技界以探索科学前沿、促进知识创新为主要目标的高层次、跨学科、小规模的常设性学术会议。会议实行执行主席负责制。会议以评述报告、专题报告和深入讨论为基本方式,探讨科学前沿与未来。
北极地区与北冰洋是一个多重子系统相互影响的复杂体系。在人类历史上,尚未有近期北极如此快速变化过程的经历。目前,针对北极地区的冰冻圈-大气-海洋之间相互作用在全球变化背景下的发展趋势和反馈机制研究仍然很欠缺。然而,影响我国的天气与气候灾害(例如:我国冬季的极端雨雪冰冻事件与“暖冬”)的动力和物理过程都与北极地区海洋与大气之间的相互作用密切相关,因此也急需开展针对性的深入研究,提高我国对气候变化的预测能力。此外,在可预见的未来,北极地区对我国经济发展和国家安全的重要性将日益增加。国外对北极的研究历史可追溯至百年以上,而我国关于北极的大规模研究仅20-30年,相对比较薄弱。因为缺乏系统和多学科整合的研究成果与长期的数据积累,限制了政府在相关国际事务中发挥主导作用,就社会和经济的发展如何应对未来的气候变化而言,也是一块短板。
为深入分析在全球变化的背景之下北极地区的海洋系统与生物地球化学之间相互作用的关键过程,以及由此产生的可能后果和对我国的影响,香山科学会议定于2017年6月14~15日在北京香山饭店召开以“北极海洋在全球变化中的作用及其对中国的影响”为主题的学术讨论会,会议将邀请多学科跨领域的专家学者与会,围绕(1)北冰洋海洋学过程及其在全球变化中的重要作用;(2)北冰洋的生物地球化学过程与生态系统的相互作用;(3)北冰洋对全球变化的记忆和反馈;(4)北冰洋在气候变化影响下产生的对经济和社会可持续发展的挑战等中心议题进行深入讨论。
主题评述报告:
北冰洋在全球变化中的重要作用及其对我国的影响,秦大河
中心议题评述报告:
1.北极海-冰-气耦合变化的科学纽带与核心过程,赵进平
2.快速融冰下的北冰洋碳池变异性和大范围酸化的驱动机制研究以及酸化观测网工程技术探索,陈立奇
3.北极在过去全球变化中的作用和影响,王汝建
4.北极地区的地缘政治经济特征及我国在北极的利益,杜德斌
5.构筑北极海洋综合观测系统、推动我国北极海洋科学研究,田纪伟
香山科学会议主张学术平等,鼓励对原有理论提出质疑,提倡发表不同意见和提出非常规的思考,并不一定要求达成共识。会议期望,在宽松的环境和多学科交叉的自由讨论中,基于对已有进展的总结和评论,展望未来的发展趋势,剖析关键的科学前沿问题及其解决方法,探讨学科新生长点。会议报告与自由讨论时间大体为1 : 1~1.2。会议要求与会者在讨论中言简意赅,不宜过多展示过去已经发表的成果,而以过去研究积累为基础,涵盖最新信息,把握最新动向,发表新的见解。
06月14日
2017
06月15日
2017
注册截止日期
2022年08月18日 中国 北京
香山科学会议“中国居民营养素摄入量和慢性病防控”学术讨论会2017年12月19日 中国
第617次香山科学会议“优化人居环境,发展人居科学”学术讨论会2017年12月19日 中国
"优化人居环境,发展人居科学"学术讨论会2017年12月14日 中国 东城区
“中国精准医学发展战略”学术讨论会2017年12月06日 中国 东城区
快Z箍缩科学前沿问题及关键技术学术讨论会2017年12月06日 中国 东城区
第S38次香山科学会议“快Z箍缩科学前沿问题及关键技术”学术讨论会2017年11月28日 中国 东城区
第S37次香山科学会议“三极环境与气候变化”学术讨论会2017年11月28日 中国 东城区
三极环境与气候变化学术讨论会2017年11月14日 中国 东城区
第612次香山科学会议“科学技术与现代法治建设”学术讨论会2017年10月30日 中国 东城区
第601次香山科学会议“临近空间重大科学问题”学术讨论会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