征稿已开启

查看我的稿件

注册已开启

查看我的门票

已截止
酒店预订已开启

我的酒店预订订单

已截止
活动简介

  第六届全国气象科技史学术研讨会于2023年10月20日至23日在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成功召开。本次会议由中国科技史学会气象科技史专业委员会、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南京信息工程大学主办,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技史与气象文明研究院承办,会议主题为“气象史研究与气象文化传播”。

  会议开幕式于21日上午举行,由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法政学院院长曹信邦教授主持。南京信息工程大学校长李北群教授,中国科技史学会理事长、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院长孙小淳教授,中国科技史学会气象科技史专业委员会名誉主任、中国气象服务协会会长许小峰研究员,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院长于玉斌教授,国际气象史委员会副主席陈正洪研究员,中国科学院大学人文学院历史学系系主任袁江洋教授先后致辞,指出了气象科技史研究的学术价值与文化传播意义及其在中国气象现代化建设中的重要作用。

  本次会议共收到参会论文70余篇,与会人员达130余人。会议围绕“气象科技与社会文明演进”“气候变化与气象灾害史”“物候与生命史”“气象文化遗产保护”“大气科学各分支学科史”等10个议题进行讨论。会议特邀郑州大学历史学院科技史研究中心主任王星光教授,山西大学科学技术史研究所负责人赵云波教授,中国科学院自然科学史研究所原副书记兼副所长、中国科学院大学汪前进教授,南京大学历史学院、长江学者马俊亚教授,南京农业大学中华农业文明研究院院长卢勇教授,分别作题为《汉代关于霜的认识与意象》《实验室中可以发现生命起源吗?》《风问:关于古人“风”论的一百个问题》《明清黄淮水患与小冰期说驳辨》《辩证思维下的气候变化与历史演进关系研究》的主题报告。会议期间还举办了中国科协“章基嘉院士学术成长资料采集工程项目”开题论证会。

  来自中国科学院大学、北京大学、清华大学、中国科学技术大学、上海交通大学、复旦大学、南京大学、中山大学、北京师范大学、郑州大学、南开大学、山西大学、南京农业大学、中国海洋大学、西北农林科技大学、陕西师范大学、江南大学、中国矿业大学、华北水利水电大学、华南农业大学、云南农业大学、广西民族大学、江苏科技大学、浙江师范大学、安庆师范大学、广东海洋大学、山东师范大学、成都信息工程大学、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中国气象局图书馆、中国科学院等50余家高校科研院所以及全国多家地方气象机构的专家学者参会。

  会议全面展现了近年来气象史及相关研究领域的最新成果,由此揭示出气象气候变化与人类生产、生活、文化、环境以及国家治理等各方面的关系,显示出气象史正在成为科技史研究领域新的生长点。在国家气象事业高质量发展以及应对全球气候变化的战略背景之下,会议有利于推动气象史学术研究与交流,加强气象史学科建设与人才培养,促进气象科技文化传播。

征稿信息
留言
验证码 看不清楚,更换一张
全部留言
重要日期
  • 会议日期

    10月20日

    2023

    10月23日

    2023

主办单位
中国科技史学会气象科技史专业委员会
中国气象局气象干部培训学院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
承办单位
南京信息工程大学科技史与气象文明研究院
历届会议
移动端
在手机上打开
小程序
打开微信小程序
客服
扫码或点此咨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