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是世界上遭受自然灾害最为严重的国家之一,灾害种类多、分布广、频率高,严重影响经济、社会的可持续发展,威胁人民的生命财产安全。党中央高度重视防灾减灾工作,坚持“以防为主、防抗救相结合”的方针,要求从注重灾后救助向注重灾前预防转变,从应对单一灾种向综合减灾转变,从减少灾害损失向减轻灾害风险转变。党的二十届三中全会审议通过的《中共中央关于进一步全面深化改革、推进中国式现代化的决定》提出:“强化基层应急基础和力量,提高防灾减灾救灾能力。”为全面贯彻落实习近平总书记关于防灾减灾救灾工作重要指示精神和党中央、国务院决策部署,积极推进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和防治能力现代化,2022年国家减灾委员会制定了《“十四五”国家综合防灾减灾规划》,明确提出了力争到2035年,自然灾害防治体系和防治能力现代化基本实现,重特大灾害防范应对更加有力有序有效。
当前,全球气候变暖进一步增强了灾害的极端性、异常性和不确定性,灾害风险呈现进一步加剧态势,加强基层应急力量建设至关重要且迫在眉睫。为充分交流我国在灾害防治领域的最新研究成果,将于2025年5月在甘肃兰州召开“第七届全国防灾减灾工程学术会议”。本次会议由中国灾害防御协会、江苏省地震局、中国地震学会基础设施防震减灾专业委员会、兰州交通大学共同主办,兰州交通大学土木工程学院承办,以“面向多灾害防范治理能力的新理论新技术”为主题,旨在为广大致力于相关科学和技术的专家、学者及研究生提供学习交流平台。
全国防灾减灾工程学术会议已分别在南京、哈尔滨、深圳、武汉、南宁、北京成功举办六届,第七届防灾减灾工程学术会议将在甘肃兰州举办,真诚欢迎各位从事防灾减灾工程的科技工作者及研究生于2025年5月齐聚金城兰州,共同交流探讨我国防灾减灾科技事业取得的成就和面临的挑战,促进我国防灾减灾事业的新发展。
主题:面向多灾害防范治理能力的新理论新技术
本次会议主要研讨多灾害作用下工程防灾减灾的新理论、新方法、新技术、新策略与工程实践等,具体会议议题如下:
1.极端灾害事件的致灾机理及防治技术
2.地震、台风、地质灾害等智慧预警与防控
3.远距离输送与生命线工程安全理论与技术
4.多灾耦合作用下工程结构防灾减灾能力
5.桥梁结构抗震、减隔震理论与韧性提升
6.高寒高烈度区工程防震减灾理论与技术
7.桥梁风工程及结构振动控制技术与应用
8.寒区旱区工程病害综合防治与灾害应急
9.地下与隧道工程韧性评价及设计方法
10.工程结构抗火抗爆理论与对策
11.高性能计算或人工智能在防灾减灾工程中的应用
05月16日
2025
05月18日
2025
初稿截稿日期
报告提交截止日期
注册截止日期
2017年11月10日 中国 武汉市
第四届全国防灾减灾工程学术会议2013年08月22日 中国 哈尔滨市
第二届全国防灾减灾工程学术会2013年08月22日 中国 哈尔滨市
第二届全国防灾减灾工程学术会议2013年08月22日 中国 哈尔滨市
第二届全国防灾减灾工程学术会议OpenSees专题研讨会
留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