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国规范中场地等效剪切波速的计算深度是否需要从20m提高到30m,一直是近年来地震工程和岩土工程领域的讨论热点。提高计算深度的必要性,主要取决于是否能有效提升对场地放大效应的表达精度。通过分析福建、哈尔滨、喀什、昆明、武汉、西安等地剪切波速与埋深的经验关系,构建了上万个场地随机模型,分别计算了地表20m、30m及整个覆盖土层的传递函数。通过放大因子、卓越频率、传递函数整体特征以及场地放大因子变异性四个方面,分析了不同计算深度的等效剪切波速对场地放大因子简化计算和场地分类结果的影响。结果表明:等效剪切波速计算深度从20m提高到30m,引起的传递函数变化,小于剪切波速测试误差的影响;预测场地放大因子的变异性,小于放大因子本身的变异性;从对放大因子简化计算的影响来看,计算深度的提高引起的变化小于测试误差带来的影响;采用20m计算深度的等效剪切波速,并根据现有
VS20
与
VS30
经验关系推算的
VS30
进行的场地分类,结果与采用场地
VS20
分类基本一致。